[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8513.4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真理子;武本博之;吉川仁;大塚雅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4;G02F1/1335;G02F1/134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铭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不用格栅膜即能够切换广视角与窄视角,并能够在窄视角设定时充分缩窄视角。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自可视侧起依次具备:液晶面板(200),具备液晶单元(210)、配置在该液晶单元(210)的可视侧的可视侧偏振板(220)、与配置在该液晶单元(210)的与可视侧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侧偏振板(230);调光层(100),其可改变透射光的散射状态;及面光源装置(300),具备光源部(320)与导光板(310),该导光板(310)可使来自该光源部(320)的光从与该光源部(320)相对向的侧面入射并从与该调光层(100)相对向的可视侧表面射出;该面光源装置(300)射出如下的光,即,于该可视侧表面的大致法线方向上具有指向性、且以高比率含有在与导光板(310)的光的导光方向大致平行的面内振动的直线偏振光成分的光;并且该直线偏振光成分的振动方向与该背面侧偏振板(230)的透射轴大致平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在观看者位置不固定而可从各个角度观看的状态(例如电子广告、一般使用的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等)下使用时,要求广视角。为了实现广视角,使用了扩散片、棱镜片、广视角液晶面板、广视角偏振板等的各种技术进行着研究。另一方面,当观看者位置被限定在狭窄范围时,为了预防窥视等情况,能够在窄视角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在公共场所使用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自动柜员机、交通工具的座前屏幕(seat monitor)等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亦有其需求在。
此外,近几年伴随显示画面的窄边框化及薄型化,沿着显示画面的一边(例如沿着长边方向)配置LED光源的构成已成为主流,并且要求在窄视角设定时充分缩窄与LED光源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视角。
针对上述需求,针对能够切换广视角与窄视角且能够在窄视角设定时缩窄与LED光源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已提出一种朝可视侧依次具备包含棱镜片的背光部、格栅膜(louver film)、透明/散射切换元件及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1136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上述格栅膜可通过遮蔽部分入射光(尤其是入射角大的光)来控制视角。然而,若使用格栅膜,正面方向的透光率也会降低,因此在低耗电的观点上不优选。而且,格栅膜与像素之间有时会发生干涉不均。此外,作为所有液晶显示装置共同的课题,有薄型化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所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不用格栅膜即能够切换广视角与窄视角,而且能够在窄视角设定时于实用上充分缩窄与光源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视角。
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自可视侧起依次具备:液晶面板,具备液晶单元、配置在该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可视侧偏振板、与配置在该液晶单元的与可视侧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侧偏振板;调光层,其可改变透射光的散射状态;及面光源装置,具备光源部与导光板,该导光板可使来自该光源部的光从与该光源部相对向的侧面入射并从与该调光层相对向的可视侧表面射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该面光源装置射出如下的光,即,于该可视侧表面的大致法线方向上具有指向性、且以高比率含有在与导光板的光的导光方向大致平行的面内振动的直线偏振光成分,并且该直线偏振光成分的振动方向与该背面侧偏振板的透射轴大致平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单元的驱动模式为IPS模式或FFS模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调光层依次具备:第1透明基材;第1透明电极层;高分子基质与液晶化合物的复合体层;第2透明电极层;及第2透明基材;并且,该第1透明基材及第2透明基材的形成材料含有环烯烃系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作HIV整合酶抑制剂的三环杂环化合物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