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2806.1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胜山公人;中山昌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6F3/044;G09F9/00;H01L51/50;H05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香花;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性 部件 薄膜 显示装置 以及 触摸 面板 | ||
1.一种导电性部件,其具有由多个金属细线构成的配线部,其中,
所述配线部具有将直线配线沿2个方向以上重叠而成的配线图案,所述直线配线由在1个方向上平行地排列的多个金属细线构成,
所述配线图案是至少1个方向的所述直线配线的平均间距与其他至少1个方向的直线配线的平均间距不同的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导电性部件设置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上,
所述配线图案重叠于所述显示单元的像素排列图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莫尔条纹评价值小于各个直线配线的方向与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同且每单位面积的配线密度也相等的第1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莫尔条纹评价值,
所述莫尔条纹评价值是莫尔条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总和,所述莫尔条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是使人的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由所述配线图案的透射率的二维傅立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和所述像素排列图案的亮度或透射率的二维傅立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莫尔条纹的各频率成分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莫尔条纹评价值小于第2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的莫尔条纹评价值,其中,第2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与与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比各个直线配线的方向不同但方向的数量相同、且每单位面积的配线密度也相等,
所述莫尔条纹评价值是使人的视觉响应特性作用于莫尔条纹的各频率成分而得到的莫尔条纹的各频率成分的强度的总和,其中,所述莫尔条纹的各频率成分是由所述配线图案的透射率的二维傅立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和所述像素排列图案的亮度或透射率的二维傅立叶频率分布的各频率成分计算出的频率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所述视觉响应特性以下述式(1)所表示的视觉传递函数VTF给出,
k≤log(0.238/0.138)/0.1
VTF=1
k>log(0.238/0.138)/0.1
VTF=5.05e-0.138k(1-e0.1k)……(1)
k=πdu/180
其中,log为自然对数,k为以立体角定义的空间频率(周期/deg),u为以长度定义的空间频率(周期/mm),d为100mm~1000mm的范围内的观察距离(m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莫尔条纹贡献最大的所述莫尔条纹的频率成分的强度小于第1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或第2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莫尔条纹贡献最大的所述莫尔条纹的频率成分的强度,
其中,所述第1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与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比各个直线配线的方向相同、且每单位面积的配线密度也相等,
所述第2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与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比各个直线配线的方向不同、但方向的数量相同、且每单位面积的配线密度也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部件,其中,
在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莫尔条纹贡献最大的所述莫尔条纹的频率成分的频率大于第1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或第2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中对莫尔条纹贡献最大的所述莫尔条纹的频率成分的频率,
其中,所述第1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与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比各个直线配线的方向相同、且每单位面积的配线密度也相等,
所述第2所有方向等间距的配线图案与所述各方向非等间距的配线图案相比各个直线配线的方向不同但方向的数量相同、且每单位面积的配线密度也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8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 下一篇:电波吸收材料以及电波吸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