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牵引驱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1201.2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8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杜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终极变速器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08 | 分类号: | F16H13/08;F16H13/10;F16H1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刘晔;王刚 |
地址: | 澳大利亚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牵引 驱动器 | ||
一种周转式牵引传动装置,包括:具有中心轴线的载架(7),太阳轴(9)可旋转地安装在载架(7)内并定位在中心轴线上,多个行星滚子(4)安装在载架(7)上并布置成在相应成角度的等距轮轴(5)上旋转并且与太阳轴(9)和外环(1)可旋转地接合。与每个行星滚子(4)相关联的楔形滚子(2、3)相对于载架(7)自由地平移;并以摩擦系数或牵引系数μ接合外环(1)和相应的行星滚子(4),并且楔形滚子(2、3)限定楔入角α,使得tanα/2小于μ。在一种形式中,对于每个行星滚子有两个楔形滚子(2、3),从而允许在任一旋转方向上进行楔入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周转同心摩擦和牵引驱动器。
背景技术
牵引驱动器(有时称为摩擦驱动器)是这样的驱动器,其中硬质圆柱表面用于利用位于表面之间的牵引流体的牵引系数来传递运动。在低速条件下,金属表面可能会相互接合,而在高速负载条件下,金属表面不会直接接合,并且力会通过在两个滚动表面之间形成的牵引流体来传递。接触从摩擦接触过渡到被流体完全分离的表面速度随着滚动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和供应给滚动接触部的牵引流体的量而变化,但通常处于高于1米/秒的滚动速度。
在一种形式中,牵引驱动器采用周转式系统的形式,该系统由中心太阳(或太阳轴)、一系列行星滚子以及行星滚子上的外环组成。在这些驱动器的一种形式中,例如在US6,960,147 B2(Rotrex)中所示,引起牵引流体上的高剪切力以使流体在压力下充分地增加粘度以传递力所必需的夹紧力是弹性地产生的。在另一种形式中,夹紧力是利用一种形式的扭矩响应夹紧作用而产生的,从而使夹紧力与传递的扭矩成比例,并且本发明涉及这种类型。例如,如US 8,608,609 B2(Van Dyne)和US 6,095,940(Timken)中所示,一种类型的扭矩响应夹紧使用一种致动形式,该致动形式使圆锥形表面沿轴向彼此搭接并产生径向力。
本发明涉及使用楔入到由行星滚子和环成的间隙和/或由楔形滚子和太阳形成的间隙的楔形滚子或楔入行星的系统,使得在楔形滚子或使楔形滚子和/或行星楔入到间隙中的行星接触点处形成的牵引力产生较大的夹紧力。
在这组中是同心和偏心的变体。偏心变体使太阳从中心偏向环,例如7,153,230(Timken)和EP 0877181 A1(NSK)中所示的。例如,在专利号为US 8,123,644 B2(Kyocera)和专利号为US 8,092,332 A1(Timken)的专利中公开了同心布置。
授予Ai(Timken)的US 8092332描述了一种同心的周转式传动装置,其中设置楔形滚子和楔入行星以楔入行星滚子和环之间的间隙中。Ai公开了使用用于行星滚子和行星的枢转支撑件,其中,行星滚子和楔形滚子成对地锁定在一起,并且两个滚子都安装在各自的轮轴上。Ai指定楔入角α1和α2必须使得这些角的tan值小于摩擦系数。在该专利中描述的楔入作用和随后产生的大法向力被理解为在由环、楔形滚子和行星的表面上的牵引力引起的方向上发生以及在楔形滚子行星和太阳之间形成的牵引力的方向上发生。由于这个原因,建议枢转支撑件通常放置在中心,并且行星齿轮和楔形滚子的尺寸通常相等,因为这些楔入力作用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尽管没有说明,但是这允许这种楔入动作仅发生在一个方向上。
Marumoto(Kyocera)的US 8123644公开了同心的周转式传动装置。楔形滚子被描述为与外环接合,不是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而是在行星滚子和环之间的相反方向上楔入间隙中。Marumoto公开了用于行星滚子的枢转支撑件的使用,其中行星滚子和楔形滚子成对锁定在一起,并且两个滚子均安装在各自的轮轴上。本公开还教导了该机构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而不是在两个方向上接受扭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同心周转牵引传动装置。
发明内容
在第一广泛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了楔入型周转式牵引驱动传动装置,其中楔形滚子相对于载架自由地平移,并且其中行星不需要楔入任何楔入间隙中,而是直接由载架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终极变速器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终极变速器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1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