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480.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6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林;黄如全;张炜铭;吕振华;朱兆坚;阮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领创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4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吴雪健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深度 处理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属于水处理领域。所述装置通过超滤单元、树脂除氟单元、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和软化单元联合处理、相互作用实现了含氟废水的深度处理,提高了除氟处理效果,并且处置回用树脂脱附液中高浓碱液,有效减少了树脂除氟过程中碱的用量,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氟污染防治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要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氟离子浓度必须小于10mg/L,而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需控制在1mgL以下。长期饮用氟浓度超标的饮用水会引起氟中毒,影响个人身体健康。
目前对于氟的去除主要采用药剂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电渗析、离子交换法、树脂吸附法等。如申请号201410475085.9,申请日为2014年9月17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水除氟及再生系统和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由其内设置有潜水泵的原水池、一个或多个并联设置的除氟过滤器、pH调节装置、再生装置、清水箱和供水装置。
又如,申请号201510262392.3,申请日为2015年5月21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氟废水的除氟方法及其除氟装置,在除氟过程中,使用一种具有吸附氟离子特性的螯合树脂,所述螯合树脂的表面包裹着一种氨基膦酸化合物,可分离出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
但对于除氟设备,现有技术中都缺少针对树脂吸附除氟后再生产生的脱附液处置装置,对于除氟树脂脱附液缺少处置及回用装置。除氟树脂通常使用碱液再生,产生的脱附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氟和碱,难以达到排放要求,处置较难。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除氟处理效果不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超滤单元、树脂除氟单元、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和软化单元,通过合理设计各单元的结构并将各单元有机联合,能够实现含氟废水的深度处理和达标排放,并且能够处置回收树脂脱附液中高浓碱液,实现资源回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装置,包括超滤单元、树脂除氟单元、反应单元、分离单元和软化单元,
所述超滤单元下方设置有进水口,超滤单元上方设置有超滤出水口,超滤出水口通过超滤出水管与树脂除氟单元相连;
所述树脂除氟单元顶部设置有第一加药口,树脂除氟单元内设置有除氟树脂层,并且树脂除氟单元底部设置有吸附出水口和脱附液出口,吸附出水口外设置有吸附出水管,并且吸附出水管上设置有吸附出水阀门,脱附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单元的脱附液入口相连;
所述反应单元顶部设置有第二加药口,反应单元内设置有自上而向下延伸的第一隔板和自下而向上延伸的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设置于靠近反应单元脱附液入口的一侧,第二隔板设置于靠近反应单元的反应出水口的一侧,且反应出水口设置于远离脱附液入口一侧的下部,反应出水口通过反应出水管与分离单元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分离单元内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挡流板,挡流板将分离单元内分隔为两侧,相对于设置有分离单元进水口的另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上清液出水口,上清液出水口通过上清液出水管与软化单元相连;
所述软化单元内设置有吸附层,并且所述软化单元下方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大于第二隔板的高度;第一隔板的高度为反应单元高度的60%-90%,第二隔板的高度为反应单元高度的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领创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领创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