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矢量光场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9357.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4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程雪梅;焦腾飞;任兆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曾毓芳 |
地址: | 71006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矢量 混频 信号 产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矢量光场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于同一光路的激光器、矢量光产生装置、偏振片、扩束镜、第一空间光滤光片、聚焦透镜和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所述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矢量光产生装置生成偏振态在光束横截面呈特定规律分布的矢量光场,在经偏振片生成多束平行分布的同频同相位偏振光,滤除其中一束或多束后,在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内基于多阶非线性效应产生多波混频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设计合理、成本低易于推广,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线性光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矢量光场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四波混频是一种重要的三阶非线性过程,三束入射光同时与样品相互作用,在满足相位匹配的条件下,产生第四束光,称为四波混频(FWM)信号,若三束入射光频率相等则称为简并四波混频(DFWM)。DFWM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光谱技术。现有技术中传统的DFWM装置的三束光相互独立,装置复杂,难以控制,且易受外界干扰。在此基础上的更高阶的多波混频过程装置更加复杂,为实验带来很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矢量光场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所述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利用柱矢量光通过偏振片的消光特性得到多束平行且对称分布的同相位线偏振光,然后经聚焦透镜会聚在样品中产生简并四波混频信号(DFWM),而且通过改变柱矢量光的拓扑荷数能够得到其他更复杂的多波混频信号,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且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设计合理、成本低易于推广,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矢量光场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激光器1、矢量光产生装置2、偏振片3、扩束镜4、第一空间光滤光片5、聚焦透镜6和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7,所述激光器1、矢量光产生装置2、偏振片3、扩束镜4、第一空间光滤光片5、聚焦透镜6和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7依次设置于同一光路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过所述矢量光产生装置2后生成偏振态在光束横截面呈特定规律分布的矢量光场,所述矢量光场经过所述偏振片3后生成多束平行分布的同频同相位偏振光,该多束平行分布的同频同相位偏振光经所述扩束镜4扩束后入射到所述第一空间光滤光片5,通过所述第一空间光滤光片5滤除其中一束或多束同频同相位偏振光后,形成满足多波混频条件的剩余多束同频同相位偏振光,该剩余多束同频同相位偏振光经聚焦透镜6聚焦于所述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 7,并在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7内基于多阶非线性效应产生多波混频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为线偏振光束,激光波长处于所述原子分子蒸汽吸收室的共振吸收波长处,所述矢量光产生装置2由多个半波片拼接而成,各个半波片的快轴方向按照特定规律有序排列,所述激光束通过所述矢量光产生装置2时,经过每个半波片的对应光束部分的偏振方向基于该半波片的快轴方向发生对应角度的偏转,从而激光束通过所述矢量光产生装置2后,不同光束部分的偏振方向对应于不同半波片的快轴方向而发生不同角度的偏转,最终生成偏振态在光束横截面呈特定规律分布的矢量光场,所述特定规律对应于矢量光产生装置2中各半波片快轴方向的特定排列规律。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波混频信号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矢量光产生装置2为柱矢量光产生装置,所述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过所述柱矢量光产生装置后生成偏振态在光束横截面呈轴对称或旋转对称分布的柱矢量光场,所述柱矢量光场偏振方向绕圆周一周的偏转角度为2mπ,其中m表示拓扑荷数,所述柱矢量光产生装置可产生多种拓扑荷数的柱矢量光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9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理的光电板加工用边角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化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