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楔轮外凸筋旋压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1830.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季平;钱江伟;曹进;蔡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26 | 分类号: | B21D53/26;B21D22/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楔轮外凸筋旋压 加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楔轮外凸筋旋压加工系统,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模与下模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压紧定位;一旋压组件,所述旋压组件包括第一旋压轮、第二旋压轮、第三旋压轮、第四旋压轮;第一旋压轮的压制段的圆周端面呈多弧形状,分别为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为向第一旋压轮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内弧,第二弧形段为向第一旋压轮的压制段的外侧凸出的外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于第一旋压轮采用上下分布的第一内弧结构与第二外弧结构的设置,使得在对坯料进行首次旋压时,能够与坯料的翻边结构很好的贴合,并方便翻边结构的旋压成型,避免旋压后仍产生向内弯折的现象,确保后续旋压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楔轮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楔轮外凸筋旋压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减震皮带轮为引擎部分重要的一项零件,相较于一般的普利盘,减震皮带轮需要更多技术的结合,不仅要有一般普利盘的效能,更需要达到减震避免噪音的功能,此项技术可以增加各种交通工具在运作时的稳定性以及噪音的降低。减震皮带轮包括内轮、外轮以及橡胶圈夹层,内轮靠键槽连接曲轮,外轮上有楔形齿,用于连接皮带,内外轮之间有一条减震的橡胶圈夹层。
目前减震皮带轮包括内轮、外轮以及橡胶圈夹层,内轮靠键槽连接曲轮,外轮上由楔形齿,用于连接皮带,内外轮之间有一条减震的橡胶圈夹层,其中外轮采用厚壁钢管车削加工完成,其缺点为加工时间长、耗料多,而且多楔槽不光滑,进而导致皮带寿命短。
因此,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104455326A中就提到了一种加厚曲轴减震器多楔带轮外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外轮由一外轮缘与一外轮主体整体旋压成型,该外轮主体呈环形,所述外轮缘呈对应的环形状,并以翻边形式整体旋压在外轮主体的外侧壁上,该外轮缘的外圆周上具有多个轴向间隔开的楔齿形轮槽;所述外轮缘内壁具有一环形凸体A,相应地,所述外轮主体的外侧壁具有一与环形凸体A对应的环形凹槽A,所述外轮缘镶嵌压紧在外轮主体的外圆周上,在外轮主体的内壁具有与环形凸体A一致的环形凸体B。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带轮,增加了带轮壁厚,增强了带轮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高。
上述的多楔带轮外轮在进行加工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在使用旋压轮进行旋压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轮缘预成型旋压轮、轮缘预成型旋压轮、轮槽预成型旋压轮、轮槽终成型旋压轮四个旋压轮的配合来实现旋压的,在这一过程中,轮缘预成型旋压轮的端面为一平面,而毛坯在进行旋压前,其是具有一个向外的弧形翻边,这样在进行初次旋压时,直接利用轮缘预成型旋压轮将弧形翻边旋压成一个竖直的平面,容易导致弧形翻边的下侧向内弯折,无法形成一个平面,进而影响到后续所有的加工;另外,对于轮缘预成型旋压轮、轮缘预成型旋压轮、轮槽预成型旋压轮、轮槽终成型旋压轮在进行旋压的过程中,与上下模之间的间距比较小,在进行旋转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与上模或下模之间发生相对摩擦,影响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旋压成型的多楔轮外凸筋旋压加工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楔轮外凸筋旋压加工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对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模与下模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压紧定位;
一旋压组件,所述旋压组件包括第一旋压轮、第二旋压轮、第三旋压轮、第四旋压轮,所述第一旋压轮、第二旋压轮、第三旋压轮、第四旋压轮均为由一旋转段、一压制段共同形成的十字形结构轮;
所述第一旋压轮的压制段的圆周端面呈多弧形状,分别为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为向第一旋压轮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内弧,且第一旋压轮的上侧与第一旋压轮的压制段的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三倾斜段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段为向第一旋压轮的压制段的外侧凸出的外弧,且第二弧形段的下侧与第一旋压轮的压制段的下端面之间通过第四倾斜段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1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主机箱套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双组分纺熔无纺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