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丁基内胎拉接头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4974.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1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协和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G01M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陈斐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基 内胎 接头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丁基内胎拉接头检测机,涉及内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外壁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壁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与放置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括板设置成圆弧状,方便对充气后的内胎进行检测,使得被检测时的内胎状态更加贴切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内胎状态,同时在拉动内胎过程中内胎内的气体被压缩向外膨胀可以改变内胎接口处的受力方向,内胎通过括板进行固定,可以模拟内胎与外胎的贴合状态,检测内胎的摩擦力,同时避免内胎拉伸时,内胎形变,括板无法对内胎进行夹持,增加装置的功能,能完成更多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丁基内胎拉接头检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车辆逐年增加,车辆的行驶离不开车胎的支撑,内胎在制作过程中并不是一次性成型,所以在内胎制作完成之后需要通过检测机器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车胎合格,内胎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内胎拉接头检测机对其进行检测,然而市面上各种的拉接头检测机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313855U所公开的一种内胎拉接头检测机,其虽然实现了通过光束来检测接口处时否存在漏洞,更加细致的检测内胎接口处是否完好合格,但是并未解决现有内胎拉接头检测机检测的内胎都是未充气的内胎,在检测过程中内胎只有横向拉力检测,与实际使用时的内胎状态存在差异,使得检测存在弊端,同时在检测过程中不能更好的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丁基内胎拉接头检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丁基内胎拉接头检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丁基内胎拉接头检测机,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外壁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壁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与放置板相连接,所述齿条的一端连接有拉伸块,且拉伸块通过第一滑槽与放置板相连接,所述拉伸块之间相对一侧连接有拉力计,且拉伸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有丝杆,所述支撑块通过第一轴承与丝杆相连接,且丝杆的外壁与拉伸块相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一侧连接有括板,且支撑块通过第二轴承与括板相连接,所述括板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块构成和转动结构,且括板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丝杆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块构成转动结构,且丝杆与拉伸块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通过第二滑槽与拉伸块构成移动结构,且支撑块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拉伸块通过第一滑槽与放置板构成移动结构,且拉伸块之间呈平行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齿条通过固定块与放置板构成移动结构,且固定块关于齿条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杆,且放置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上密闭盒,所述立柱之间相对一侧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下密闭盒,且下密闭盒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下密闭盒的顶部连接有橡胶条,且下密闭盒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下密闭盒通过通孔与放置板构成移动结构,且下密闭盒的周长与上密闭盒的周长相等。
优选的,所述上密闭盒与下密闭盒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构成活动结构,且上密闭盒的高度小于下密闭盒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协和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协和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4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预测煤气泄漏功能的煤气输送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风能综合储热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