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型梁弯管成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4309.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8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从喜;何京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合威锻压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2 | 分类号: | B21D7/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型梁 弯管 成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型梁弯管成形机构,包括轮模合件,导模;所述轮模合件转动安装在底板上,且轮模合件包括上扣盖、折弯导轮、下扣盖与转轴,所述上扣盖与下扣盖分别设在折弯导轮的上下两侧,且转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扣盖、折弯导轮、下扣盖并通过螺栓固定并转动镶嵌在底板上,所述夹模卡装在折弯导轮的一侧,且导模设在夹模的一侧并与夹模持平。本装置将冲压工艺改为弯管工艺,装置也从压力机改为数控弯管机,并在弯管机上制作夹模弯曲成型,通过导模与夹模背侧的卡槽安装在弯管机上,在槽型梁能够卡入到凸块与夹模之间的间隙中后,可利用凸块对槽型梁进行弯管加工,降低开发成本,改善外露面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槽型梁弯管成形机构。
背景技术
在商用车竞争激烈的今天,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前下防护部分,经过轻量化结构设计后,从传统的箱型管梁结构改为槽型梁结构,相应的加工方式从箱型管梁结构成形加工,转变为槽型梁结构的成形加工。
基于上述,因为产品本身的特性,长度较长,规格较多,总长在1.6米至2.2米之间。厚度也存在两种规格,造成模具投入巨大,调试维护困难,且产品外露面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型梁弯管成形机构,以解决模具投入巨大,调试维护困难,且产品外露面质量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槽型梁弯管成形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槽型梁弯管成形机构,包括轮模合件,导模;所述轮模合件转动安装在底板上,且轮模合件包括上扣盖、折弯导轮、下扣盖与转轴,所述上扣盖与下扣盖分别设在折弯导轮的上下两侧,且转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扣盖、折弯导轮、下扣盖并通过螺栓固定并转动镶嵌在底板上,所述夹模卡装在折弯导轮的一侧,且导模设在夹模的一侧并与夹模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后端侧与导模、夹模的前侧端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导轮折弯端的一部为半圆状结构,且其外端侧设有凸块,折弯导轮折弯端的另一部为平状结构,且其外端侧也设有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卡入到夹模前侧的U型槽中,并与U型槽中三侧内壁均设有相同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导模与夹模的背侧分别设有卡槽A、卡槽B。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将冲压工艺改为弯管工艺,装置也从压力机改为数控弯管机,并在弯管机上制作夹模弯曲成型,通过导模与夹模背侧的卡槽安装在弯管机上,在槽型梁能够卡入到凸块与夹模之间的间隙中后,可利用凸块对槽型梁进行弯管加工,降低开发成本,改善外露面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板;2、轮模合件;201、上扣盖;202、折弯导轮;2021、凸块;203、下扣盖;204、转轴;3、导模;301、卡槽A;4、夹模;401、卡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合威锻压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合威锻压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4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生态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定位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