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辨识性的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2330.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逊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李玉祥;胡澎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辨识 气管 插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辨识性的气管插管,其结构包括插管本体以及安装在插管本体端口上的测风组件;测风组件包括透明的管状壳体以及安装在管状壳体内的旋转叶片;在旋转叶片的中心穿接有轴杆,轴杆的两端各自固定在一个轮式支架的中心部,轮式支架撑接在管状壳体内,使轴杆位于管状壳体的轴心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不需要在插管本体上安装电子仪器便可以判断插管本体是否准确插入到人体气管内,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可辨识性的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一种医疗器械,也可以表示为一种医疗技术,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的通常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同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在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之后的后续治疗过程中也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插管操作过程中,由于人的呼吸道紧邻食道,医护人员由于操作不当很容易将气管插管误插入到食道内,而医护人员在完成插管操作之后,又难以直观的判断出气管是否真正插入到人体呼吸道内,这样不仅容易引发医疗事故,还有可能错过病人最佳的抢救时间,给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辨识性的气管插管,以解决现有气管插管在插管操作中不能直观判断是否插入气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可辨识性的气管插管,包括插管本体以及安装在插管本体端口上的测风组件;所述测风组件包括透明的管状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管状壳体内的旋转叶片;在所述旋转叶片的中心穿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两端各自固定在一个轮式支架的中心部,所述轮式支架撑接在所述管状壳体内,使轴杆位于所述管状壳体的轴心线上。
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叶片为沿圆周均布的三瓣式着色叶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插管本体上的测风组件与插管本体拆卸式连接。当医护人员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如果插管本体正确插入气管,气管内的气流会流经本气管插管,从而促使插管本体上对接的测风组件内的旋转叶片连续旋转,但是插入食道的话,食道内一般只会有一点胃胀气的气流,且该股气流只会促使本实用新型上的测风组件内的旋转叶片旋转几圈便停下,不会出现叶片的持续旋转,由此便可判断气管插管是否准确地插入到患者气管内了。当判断出插管本体正确插入气管后,将测风组件从插管本体上取下,并将插管本体与测风组件的连接端与呼吸机相连接,以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插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墨菲孔;2、气囊;3、管体;4、插管接头;5、充气阀;6、旋转叶片;7、轮式支架;8、插管接口端;9、轴杆;10、插管本体;11、测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插管本体10和测风组件11。如图1所示,插管本体10包括管体3和设置在管体3上的气囊2,气囊2与导管连接,导管的另一端接有充气阀5,管体3的一端开有墨菲孔1,另一端为插管接头4。测风组件11安装在插管本体10的插管接头4上。测风组件11与插管本体可以一体制作成型,也可与插管本体10的插管接头4采用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给出的是一种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即插管接头4嵌插在测风组件4的插管接口端8上。
如图2所示,测风组件11包括透明管和安装在透明管内的旋转叶片6,当插管本体10正确插入人体气管时,气管内的气流会通过管体3输送至与其对接测风组件11的透明管内,透明管内的旋转叶片6会随气流来回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逊,未经孙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2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生产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雷达加工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