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前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6711.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燕;潘婷;李轶楠;邢满禧;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014032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翻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室前翻转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及连接件;上支座包括两段U型连接件、立板、成型管和橡胶衬套;两段U型连接件前后设置,开口朝上,两个立板分别焊接在两段U型连接件两侧,立板下方与成型管焊接而成;橡胶衬套设置在成型管内;上支座下端的成型管通过连接件与下支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整车可靠性的前提下,利用板材拼焊代替传统铸造体的框架结构,核心采用大刚度衬套为主要缓冲振动,防止前翻转装置产生斜向下分力,降低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俯冲感,提升整车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前翻转装置,适用于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种特殊的驾驶室布置方式,即驾驶室悬置布置-驾驶室靠前(超过车架前端较多)、车架靠后布置,需要采用翻转装置连接驾驶室与车架,传统铸造体的翻转装置为框架结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前翻转装置产生斜向下分力,易产生俯冲感,降低了整车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前翻转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驾驶室靠前(超过车架前端较多)、车架靠后的特殊整车布置形式下,实现整车连接、翻转功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及连接件;上支座包括两段U型连接件、立板、成型管和橡胶衬套;两段U型连接件前后设置,开口朝上,两个立板分别焊接在两段U型连接件两侧,立板下方与成型管焊接而成;橡胶衬套设置在成型管内;上支座下端的成型管通过连接件与下支座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整车可靠性的前提下,利用板材拼焊代替传统铸造体的框架结构,核心采用大刚度衬套为主要缓冲振动,防止前翻转装置产生斜向下分力,降低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俯冲感,提升整车舒适性。尽可能降低商用车正向设计时成本、人工、模具费用大量的投入,达到快速装车、试验、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上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成型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强筋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橡胶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板、转向销轴及固定螺母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驾驶室前翻转装置,包括上支座Ⅰ、下支座Ⅱ及连接件Ⅲ;上支座下端通过连接件与下支座转动连接;
其中,上支座Ⅰ包括两段U型连接件1、立板3、成型管4、加强筋5、橡胶衬套6;
针对驾驶室纵梁流线型设计,设置两段U型连接件1,前后设置,开口朝上,厚度为8mm,U型件1上设置直径大小为15mm的多个标准孔2用于匹配驾驶室纵梁接口;
U型连接件两侧沿纵向方向分别焊接一个立板3用做支撑体(10mm),立板3随U型件1呈流线型设计,立板下方与内直径为100mm、外直径为118mm,长度为80mm的成型管4焊接而成;成型管内侧增加2X45度倒角;
两个立板3之间设置多条加强筋5构成封闭式连接体,U型件1、立板3、成型管4、加强筋5均进行焊接。橡胶衬套6与成型管过盈配合;
下支座Ⅱ包括底板7、支撑板8、加强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6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泌尿系统结石碎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体自行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