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7053.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邓江宇;马红;侯燕;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31/04;A01K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257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尾虹雉 育雏 | ||
1.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包括底基(1)、底板(2)、墙体(4)、集风斗(15)和清扫机构(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1)的顶端固定有底板(2),且底板(2)顶端的一侧固定有饲料槽(3),并且饲料槽(3)一侧的底板(2)顶端安装有隔板(17),隔板(17)的内部设置有间隔门(25),所述底板(2)外侧的底基(1)顶端固定有墙体(4),且墙体(4)的顶端固定有舍顶(8),并且墙体(4)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扫机构(22),所述墙体(4)两侧的外壁上皆镶嵌有通风板(21),所述舍顶(8)顶部的内壁上固定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的底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风扇(12),并且风扇(12)一侧的固定杆(10)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固定杆(10)下方的舍顶(8)内壁上固定有电热丝(14),且舍顶(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镂空板(11),所述墙体(4)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门体(20),且门体(20)一侧的墙体(4)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19),控制面板(19)内部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外侧的底基(1)顶端设置有集污槽(24),且集污槽(24)内部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排污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两侧的底基(1)顶端皆设置有卡槽(18),卡槽(18)的内部设置有挡板(5),挡板(5)的顶端延伸至卡槽(18)的外部,且挡板(5)上方的墙体(4)外壁上皆设置有安装槽(7),并且安装槽(7)的内部皆固定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挡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下方的舍顶(8)内壁上固定有集风斗(15),集风斗(15)与风扇(12)相互配合,且集风斗(15)的底端皆固定有等间距的排风管(16),排风管(16)的顶端与集风斗(15)相连通,排风管(16)的底端延伸至顶板(9)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2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推板(2201)、清扫刷体(2202)和气缸(2203),所述底板(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推板(2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尾虹雉育雏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201)的底端固定有清扫刷体(2202),且推板(2201)位置处的底基(1)内壁上安装有气缸(2203),气缸(2203)的输出端与推板(220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未经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70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