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07630.1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绍鹏;张校甫;张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瑞耐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4 | 分类号: | B28B3/04;B28B13/06;B28B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郭尊言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高重烧高 强度 轻质砖 挤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涉及轻质砖挤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模具箱,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伸结构。该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通过挤压板与模具箱相配合的设置,达到了提高挤压质量的目的,通过锥齿轮、螺纹杆和连杆的设置,具备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效果,达到了减少装置的成本的目的,通过电动伸缩杆、模具箱和拉伸结构的配合设置,达到了提高卸料效率和防止卸料时对砖造成损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质砖挤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砖是建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料,分烧结砖(主要指粘土砖)和非烧结砖 (灰砂砖、粉煤灰砖等),俗称砖头。粘土砖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陆续创制了方形和长形砖,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和生产规模、质量和花式品种都有显著发展,世称“秦砖汉瓦”。砖已由黏土为主要原料逐步向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发展,同时由实心向多孔、空心发展,由烧结向非烧结发展。(1)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包括10mm厚灰缝, 其长宽厚之比为4:2:1。标准砖砌筑墙体时以砖宽度的倍数 (115mm+10mm=125mm)为模数,与中国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模数M=100mm不协调,这是由于砖尺寸的确定时间要早于模数协调的确定时间。(2)墙的厚度:砖墙的厚度习惯上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如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等。其厚度一般取决于对墙体强度、稳定性及功能的要求,同时还应符合砖的规格。常用墙厚的尺寸规律见右图。(3)砖墙的组砌方式:指砖块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在砌筑时应遵循错缝搭接的原则,即在墙体上下皮砖的垂直砌缝有规律的错开。砖在墙体中的放置方式有顺式(砖的长方向平行于墙面砌筑)和丁式(砖的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常见的砖墙的组砌方式有:一顺一丁式、多顺一丁式、十字式(梅花定式)、全顺式、180墙砌法、370墙砌法。
现有的砖的挤压装置存在挤压之后卸料不方便,挤压时挤压不均匀,结构复杂,造价高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低导热高重烧高强度轻质砖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模具箱,所述模具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伸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可选的,所述挤压装置由液压杆和挤压板组成,所述液压杆的底部与挤压板的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的形状与模具箱的内底壁形状一致,所述挤压板设置在模具箱的正上方。
可选的,所述模具箱的内底壁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套,所述圆孔在模具箱的内底壁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模具箱的其中一个侧壁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模具箱的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模具箱的内壁开设有通孔。
可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插接在圆孔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可选的,所述拉伸结构由连杆、支撑杆、螺纹套、螺纹杆和固定座组成,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直径与弹性套的内径一致,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与模具箱内底壁的圆孔数量相同,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部通过销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螺纹套的内部通过销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瑞耐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瑞耐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07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防倾倒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挥发性有机气体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