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3913.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7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胡晓宇;孙道宝;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8;B01D6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评价 抗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包括培养箱、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顶部的紫外灯、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底部的曝气管、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内部的培养液、温度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培养液中的待测膜;所述的待测膜的产水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的管路上设置有数显压力计;所述的曝气管与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外的曝气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膜的使用环境,在动态运行中测试膜的通量,根据膜通量衰减进而判断膜的动态抗生物污染性,可直接反映膜的动态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膜污染问题始终是制约膜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障碍,尤其是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一旦吸附在膜表面很难去除,而且微生物可以繁殖,其分泌的微生物产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污染层堵塞膜孔,使膜通量下降、能耗提高,进而增加膜的运行成本,缩短膜的使用寿命。为了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对膜的危害,高效无毒抗菌膜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备受关注。
目前,膜抗菌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抑菌圈法、菌落计数法、扫描电镜观察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法等。抗菌性评价是检验材料表面抑制/杀死吸附于其表面的微生物的能力,抗菌效率越高,抑制/杀死表面微生物的能力越强,在表面形成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些方法往往是参考抗菌性塑料制品表面的评价方法。但是抗菌塑料和分离膜因使用条件的差异(后者面临长期的、大量的水的冲洗),抗菌性能评价方法也应有所区别。然而随着各种新型抗菌膜材料不断涌现,对抗菌膜材料的性能检验方法尚无统一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包括培养箱、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顶部的紫外灯、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底部的曝气管、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内部的培养液、温度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培养液中的待测膜;所述的待测膜的产水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的管路上设置有数显压力计;所述的曝气管与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外的曝气主管连接。
所述的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为平行设置的三个,三个所述的培养箱内的培养液分别为无菌纯净水、菌生活/模拟废水以及含菌生活/模拟废水。
所述的培养箱底部设置有排液口。
所述的培养箱外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膜的使用环境,在动态运行中测试膜的通量,根据膜通量衰减进而判断膜的动态抗生物污染性,可直接反映膜的动态抗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一种动态评价膜抗菌性的装置,包括培养箱、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顶部的紫外灯4、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底部的曝气管9、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内部的培养液、温度计1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培养液中的待测膜11;所述的待测膜的产水端通过管路10与真空泵7连接;所述的管路上设置有数显压力计5;所述的曝气管与设置在所述的培养箱外的曝气主管连接(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3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搅拌轴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智能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