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91690.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7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帮;杭天飞;孙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帮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71900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化学 药剂 封闭式 加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涉及油田设备技术领域。该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存桶,且储存桶的桶口上螺纹连接有桶盖,储存桶正面的底部插接有连通自身内腔的第一输送管,且第一输送管远离储存桶的一端与加压泵的入口连接并连通,加压泵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且加压泵的出口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该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通过加注机构内连接管、导液管、软管和活动管的配合设置,使得储存桶内的药剂能够在加压泵的加压效果下排入加注机构内,将连接管与石油管道连接从而进行药剂的加注工作,能够有效对药剂进行等距分流以确保其对管道内壁的均匀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以及轻烃逸出,溶解在原油中的蜡会以晶体形式析出并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泵,以及其他采油设备上,甚至在油层部位都会形成蜡的沉积,必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沉积的蜡清除掉。油井结蜡有两个过程,先是蜡从油中析出,然后聚集、粘附在油管壁上。原来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在开采过程中凝析出来是由于石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下降所致。一定量的石油,当其组成成分、温度、压力不变时,其溶解力也一定,能够溶解一定量的石蜡。当石油组份、温度、压力发生变化,使其溶解力下降时,将有一部分蜡从油中析出。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轻质油对蜡的溶解力大于重质油的溶解力,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愈多,蜡的结晶温度愈低,即蜡不析出,保持溶解状态的蜡量就愈多。任何一种石油对蜡的溶解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因此,在高温时,溶解的蜡量,在温度下降时有一部分要凝析出来。在同一含蜡量下,重油的蜡结晶温度高于轻质油的蜡结晶温度,可见轻质组份少的石油,蜡容易凝析出来。
目前对于石油管道的清蜡方式大多为向管道中注入化学药剂,其中以清蜡剂为主,这样的注入方式并不能够有效保证清蜡剂与管道内壁充分接触,容易造成浪费和清蜡不完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田化学药剂封闭式加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储存桶,且储存桶的桶口上螺纹连接有桶盖,储存桶正面的底部插接有连通自身内腔的第一输送管,且第一输送管远离储存桶的一端与加压泵的入口连接并连通,加压泵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中部,且加压泵的出口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并与其内腔相互连通,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第二输送管缠绕在固定架上,且第二输送管远离加压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注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呈排状设置的移动轮,且同一排内的移动轮呈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注机构包括连接管、导液管、膨胀管、进气管、气囊、排气管、排气阀、四个软管、活动管、销轴、固定片、接触片和海绵块,所述连接管与第二输送管远离加压泵的一端连接且内腔相互连通,导液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内顶部并与第二输送管的内腔连通,膨胀管的顶部粘接在导液管的底端,进气管的左端与膨胀管的右侧固定连接且内腔相互连通,进气管的右端贯穿连接管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气囊且内腔相互连通,排气管的右端固定连接在膨胀管的左侧且内腔相互连通,排气管的左端贯穿连接管的左侧并固定安装有排气阀,四个软管呈等距环绕状插接在导液管的底端且内腔相互连通,四个活动管呈等距环绕状设置在导液管的下方,且活动管的顶端与软管的底端连接,活动管的内腔与软管的内腔相互连通,销轴穿插在活动管的顶端内,且销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片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固定片两个为一组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导液管的底端,活动管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触片,且接触片的顶部与膨胀管的底部接触,海绵块固定连接在活动管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活动管的长度大于活动管与连接管内壁之间的直线距离,且活动管的底端呈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膨胀管的形状为环形,且膨胀管非膨胀状态下接触片呈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帮,未经李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91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电缆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缆加工用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