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套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7505.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强;王有治;宋娇;朱海燕;戴雨华;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套 具有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包括气缸套本体和气缸套支撑肩,所述气缸套支撑肩为沿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外壁面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凸缘,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气缸套的周向方向设置的环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缸套在气缸套支撑肩处加工出环形纹路,在气缸套与机体密封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积减小,面压增大,支撑肩处密封效果增强,减小机体支撑处由于加工刀痕导致冷却液泄漏事故。甚至环形纹路能够嵌入到机体支撑处,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套。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的气缸套定位为上部定位方式,气缸套支撑肩平面与机体支撑平面接触,通过缸盖螺栓把缸盖与机体把紧,缸盖通过缸盖垫片把气缸套压紧在机体上。理论上该处不会发生泄漏冷却液事故,但加工过程中会在机体支撑平面留下刀痕,易在此处发生冷却液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缸套与机体定位处易发生冷却液泄露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包括:
气缸套本体;
气缸套支撑肩,所述气缸套支撑肩为沿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外壁面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凸缘,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底面沿周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环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缸套在气缸套支撑肩处加工出环形纹路,在气缸套与机体密封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积减小,面压增大,支撑肩处密封效果增强,减小机体支撑处由于加工刀痕导致冷却液泄漏事故。甚至环形纹路能够嵌入到机体支撑处,密封效果更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套,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底面沿径向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三个所述环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三个环槽沿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径向方向等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槽沿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轴向方向截取的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套支撑肩设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顶部,并且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顶面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顶面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所述底面与所述气缸套的中轴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所述底面与所述气缸套本体的外壁面之间的过渡段为圆角或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
发动机机体,所述发动机机体设有若干气缸孔;
若干气缸套,所述气缸套安装在所述气缸孔中,所述气缸套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的气缸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动机具有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气缸套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孔的顶部设有台肩,所述台肩的台肩面与所述气缸套支撑肩的所述底面配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7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