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6043.9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辉;刘玉超;白静;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C02F7/0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201502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 连续培养 水质 净化 一体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包括河道河床,所述河道河床的上侧设置有河水,所述河道河床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曝气机安装架,所述曝气机安装架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盒,所述转动盒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培养器,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内部安装有固态填料,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左下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控制阀,整体设备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功能丰富,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过程中,水体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生态系统的健康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与心理感受,还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黑臭水体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方面,已有多项技术和措施,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方法提供的技术主要用于快速消减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氨氮、COD/BOD等,提升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能力。
现有的,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水质净化一体化设备,包括河道河床,所述河道河床的上侧设置有河水,所述河道河床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曝气机安装架,所述曝气机安装架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盒,所述转动盒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培养器,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内部安装有固态填料,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左下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控制阀,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右下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控制阀,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左上侧固定安装有微生物添加口,所述微生物添加口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添加口防护盖,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太阳能电板,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板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浮体,所述第一浮体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生物基填料框架,所述第一生物基填料框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生物基填料,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太阳能电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板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浮体,所述第二浮体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生物基填料框架,所述第二生物基填料框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生物基填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控制阀、第二单向控制阀均选用型号为 2W10-65的单向电磁阀,所述曝气机的型号为QXB0.75-1.5。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上侧内壁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下侧外壁安装有水质检测电极和控制器,并且控制器内设置有无线通讯系统、单片机,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微生物培养器、第一单向控制阀、第二单向控制阀、曝气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板、第二太阳能电板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单向控制阀、第二单向控制阀、曝气机、微生物培养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控制阀与第二单向控制阀控制的流量相同,且流向相反,所述第一单向控制阀内的液体由下向上。
优选的,所述固态填料的内部接种有菌种,并且这些菌种包括但不限于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高效除磷菌、高效脱氮箘、 CBM复合益生菌,其中所述CBM复合益生菌包括但不限于戊糖乳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巴斯德驹形酵母、小白链霉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米曲霉。
优选的,所述第一生物基填料、第二生物基填料可半年至一年更换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6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物流打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