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571.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范靖;王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官 批量 包胶板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板体与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相对的一侧对应设有多个半球形凹槽,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贴靠连接时,相对应的所述半球形凹槽配合形成球形的用于容置3D类器官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有用于包裹3D器官的基质胶;其中,所述半球形凹槽内布设有用于减少吸附性,便于包胶后的3D类器官脱离所述容置腔室的涂层,所述涂层由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聚合物形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结构简单,易于3D类器官的包胶及包胶后脱离包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3D类器官都是采用人工将基质胶逐滴加到3D类器官上进行基质胶包裹,费时费力,且3D类器官在人工操作下手动完成包胶时效果并不理想,且由于现有的用于包胶的结构,如包胶膜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并非三维立体的定型结构,使得包裹的基质胶呈现飞碟状结构,3D类器官的底部与包胶膜直接接触,没有基质胶包裹,导致3D类器官容易从基质胶中脱落;另外,由于基质胶和包胶膜之间有一定的黏附,包胶后的3D类器官也不易脱离包胶膜,将包裹基质胶的3D类器官吹打下来时易导致基质胶破碎,因此常会出现3D类器官包胶失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3D类器官的包胶及包胶后脱离包胶板的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板体与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相对的一侧对应设有多个半球形凹槽,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贴靠连接时,相对应的所述半球形凹槽配合形成球形的用于容置3D类器官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有用于包裹3D类器官的基质胶;
其中,所述半球形凹槽内布设有用于减少吸附性,便于包胶后的3D器官脱离所述容置腔室的涂层,所述涂层由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聚合物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均由疏水材质制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上对应设有凹凸配合结构,以用于实现所述上板体与下半体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板体的多个凸柱,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下板体上的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凸柱与多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均呈圆形,且外形匹配,所述凸柱及卡槽沿在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的边缘设置一圈。
作为优选,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的中部对应设有所述凸柱及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上板体的半球形凹槽顶部设有气孔。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包胶板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备,通过在上板体与下板体上设置多个可相互匹配连接的半球形凹槽得到可容置3D类器官及基质胶的容置腔室,实施时只要将基质胶置于两个半球形凹槽内,再将3D类器官置于其中一凹槽内,最后将两个半球形凹槽合并,基质胶便可批量均匀包裹3D类器官,完全无需用户手动将基质胶逐滴加到3D类器官上进行基质胶包裹,而且可轻易实现各个3D类器官的分离,使其不易黏连,另外,通过设置吸附性较差的涂层,可使得包胶后的3D类器官能够轻易与半球形凹槽分离,即脱离容置腔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3D类器官批量包胶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盖机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