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类器官培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546.4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范靖;王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郭迎侠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官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类器官培养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摞设置的上盖、成型盖和底盘,上盖设在成型盖上,成型盖上向底盘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凸柱,凸柱背离底盘的一端为敞口,底盘上对应凸柱处形成有多个分别与各凸柱结构匹配以允许凸柱插入的凹槽,凸柱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部分别对应形成有多个半球形凹槽,在凸柱插入凹槽内后,相对应的半球形凹槽配合形成球形腔室,3D类器官及用于包裹3D类器官的基质胶位于球形腔室内,半球形凹槽内均布设有由具有超低吸附性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聚合物形成的涂层,成型盖上的半球形凹槽均开设有气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3D类器官培养板结构简单,且便于3D类器官的批量制备、培养、包胶及后续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3D类器官培养板。
背景技术
目前3D类器官的培养早期阶段多是在多孔培养板(如96孔或384孔培养板)中完成的,培养至一定阶段需要将3D类器官从多孔培养板中一个一个转移至包胶膜上进行基质胶包裹,将3D类器官转移出及人工包裹基质胶的过程费时费力,且3D类器官在人工操作下手动完成包胶时效果并不理想,且由于现有的用于包胶的结构,如包胶膜是一个平面的结构,并非三维立体的定型结构,使得包裹的基质胶呈现飞碟状结构,3D类器官的底部与包胶膜直接接触,没有基质胶包裹,导致3D类器官容易从基质胶中脱落;另外,由于基质胶和包胶膜之间有一定的黏附,包胶后的3D类器官也不易脱离包胶膜,将包裹基质胶的3D类器官吹打下来时易导致基质胶破碎,因此常会出现3D类器官包胶失败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3D类器官的批量制备、培养、包裹基质胶及后续取出的3D类器官培养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类器官培养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摞设置的上盖、成型盖和底盘,所述上盖设在所述成型盖上,所述成型盖上向所述底盘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凸柱,所述凸柱背离所述底盘的一端为敞口,所述底盘上对应所述凸柱处形成有多个分别与各所述凸柱结构匹配以允许所述凸柱插入的凹槽,所述凸柱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分别对应形成有多个半球形凹槽,在所述凸柱插入所述凹槽内后,相对应的所述半球形凹槽配合形成球形腔室,3D类器官及用于包裹所述3D类器官的基质胶位于所述球形腔室内,所述半球形凹槽内均布设有由具有超低吸附性的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聚合物形成的涂层,所述成型盖上的半球形凹槽均开设有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凸柱与凹槽上配合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凸柱的凹凸配合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柱底部相邻四个所述半球形凹槽之间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与所述半球形凹槽的槽口朝向一致,所述凹槽底部相邻四个所述半球形凹槽间形成一卡柱,当所述凸柱插入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卡柱插入对应的所述卡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凸柱与凹槽均为圆柱状,所述凸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槽,所述凸柱外套设有用于和所述凹槽的侧壁配合贴靠以辅助限位所述凸柱、并能够密封所述凸柱与凹槽间的间隙的限位胶圈。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盖与所述底盘外形匹配,所述底盘的外缘形成有一圈第一台阶面,所述底盘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结构匹配以能够与所述外界面相抵接的延伸部。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部外缘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上盖具有顶板及侧板,当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成型盖上时,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盖上的半球形凹槽开设有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纤接头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检用便于运输的防撞安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