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5335.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泽阳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山楂 制作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半圆凹槽一,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对称的导向柱,对称的所述导向柱穿过方形板的两端,所述方形板的下侧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半圆凹槽二,所述半圆凹槽一和半圆凹槽二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涉及山楂丸制作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本装置能够进行山楂丸的制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楂丸制作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医生为了促进胃的蠕动,有时会让患者服用山楂丸,现有的山楂丸制备设备是大型设备,在少量山楂丸制作时,需要手工制作,需要设计一种山楂丸制作成型设备,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方便进行山楂丸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半圆凹槽一,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对称的导向柱,对称的所述导向柱穿过方形板的两端,所述方形板的下侧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半圆凹槽二,所述半圆凹槽一和半圆凹槽二一一对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形板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架,所述支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底部上侧固定连接一组均匀线性排布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铰接对称的摆动杆一的中部,对称的所述摆动杆一的一端分别铰接竖杆的一端,对称的所述竖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敲击块的上侧,所述敲击块对应所述方形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摆动杆一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杆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U形杆的横轴中部,所述U形杆相邻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U形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二,两个所述圆杆二分别铰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侧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个所述圆杆二端部固定连接转动杆,一个所述固定块对应所述圆杆二螺纹连接顶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山楂丸制作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能够进行山楂丸的制作;
(2)通过螺杆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方形板上下移动,实现半圆凹槽二的上下移动,方便原料的放入与山楂丸的取出;
(3)转动杆的转动带动U形杆转动,U形杆带动连杆、摆动杆一和竖杆的联动带动敲击块上下移动敲击方形板,通过方形板产生的震动使山楂丸成型且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泽阳,未经任泽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5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利器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激光脱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