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82937.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瑾;李林品;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38;C12M1/34;C1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藻中 提取 蛋白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包括中空筒,所述中空筒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中空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一端延伸至中空筒的内腔,所述壳盖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抽脂管,所述中空筒的底部开设有排料槽,且排料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板。该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通过加热容器、加热器、控制线和控制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更好的对反应容器内部的溶液进灭酶处理,从而解决了在对反应容器内部的溶液进行灭酶处理时,无法有效的保障反应容器内部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溶液的灭酶效果,提高了对反应容器内部温度的把控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微藻通常是指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目前应用生物技术进行大量培养或生产的微藻分属于4个藻门,在对微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在提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酶解装置。
目前酶解装置在对反应容器内部的溶液进行灭酶处理时,无法有效的保障反应容器内部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溶液的灭酶效果,同时灭酶之前的油脂容易造成油脂堵塞,进而影响到后期的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包括中空筒,所述中空筒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中空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一端延伸至中空筒的内腔,所述壳盖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套接有抽脂管,所述中空筒的底部开设有排料槽,且排料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中空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形限位块,且圆形限位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反应容器,且反应容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阀,所述开关控制阀的底部延伸至加热容器的底部,所述加热容器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的一端延伸至中空筒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一侧与中空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的顶部分别与进料管和抽脂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空筒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定的弧度。
优选的,所述排料槽的内径值与过滤板的外径值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圆形限位块的内腔与加热容器外表面的底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孔,且排液孔位于开关控制阀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径值与反应容器的顶部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通过加热容器、加热器、控制线和控制器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更好的对反应容器内部的溶液进灭酶处理,从而解决了在对反应容器内部的溶液进行灭酶处理时,无法有效的保障反应容器内部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溶液的灭酶效果,提高了对反应容器内部温度的把控性。
2、该从微藻中提取蛋白质的酶解装置,通过抽脂管的设置,便于更好的在完成酶解过程之前将多余的油脂抽出,从而解决了灭酶之前的油脂容易造成油脂堵塞,进而影响到后期的过滤效果,提高了蛋白质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爱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82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