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6343.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5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卉;邱盼;王蕾;喻正浩;胡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护理 吸氧 加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包括连接桶、连接管和导管,所述连接桶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连接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棒,所述海绵棒的一端插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形万向软杆,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鼻管。该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通过固定管和进氧管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将该装置连接在氧气罐上,通过储液桶海绵棒的设置,使用时海绵棒将储液桶内的加湿液传达到导管内,从而使氧气经过导管内海绵棒的位置时给氧气加湿,通过螺纹进液管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向储液桶内补充加湿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在为患者进行输氧治疗时都会对吸入患者身体内的氧气事先进行湿化处理,其目的是防止患者吸入干燥的氧气而感到不舒服,从而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现有的输氧管加湿结构较为复杂,造价高,且效果不理想,输氧管受挤压易堵塞,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包括连接桶、连接管和导管,所述连接桶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连接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棒,所述海绵棒的一端插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形万向软杆,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鼻管,所述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鼻塞。
可选的,所述鼻管的外部设置有面罩,所述面罩的一侧通过第一固定带固定连接有子卡扣,所述面罩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固定带固定连接有母卡扣。
可选的,所述连接桶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螺纹进液管,所述螺纹进液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盖帽。
可选的,所述固定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氧管。
可选的,所述海绵棒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为三毫米。
可选的,所述储液桶的内部设置有加湿液,所述储液桶的容积为一百毫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结构,通过固定管和进氧管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将该装置连接在氧气罐上,通过储液桶海绵棒的设置,使用时海绵棒将储液桶内的加湿液传达到导管内,从而使氧气经过导管内海绵棒的位置时给氧气加湿,通过螺纹进液管的设置,方便了医护人员向储液桶内补充加湿液,通过十字形万向软杆的设置,防止了导管受挤压发生堵塞的情况,通过子卡扣和母卡扣的设置,使用时将鼻管插入患者鼻孔内,再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头部,继而使子卡扣插入母卡扣内,从而起到了将鼻管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未经武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6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食品包装线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