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力水准仪以及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0357.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岳朋成;张宇捷;卞仕廉;朱千凡;蒋鑫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力 水准仪 以及 自动化 沉降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力水准仪,包括盛有防冻液的储液罐,储液罐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两个通液口,上端具有开口,储液罐内设有浮于防冻液上的浮子,浮子上安装有浮杆,浮杆伸出于开口,浮杆上设有容栅尺,储液罐的上端设有容栅传感器和电路板,电路板与容栅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容栅传感器朝向容栅尺。一种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静力水准仪、测量单元数据传输装置和远程终端单元,静力水准仪的储液罐之间依次连通,其中一个储液罐还与容液罐连通。本实用新型静力水准仪以及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实现监测点沉降测量和数据传输,有效地解决人工测量进行沉降监测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沉降检测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力水准仪以及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构筑物监测主要采用人工测量,通过传统光学或物理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利用的水准仪、全站仪及吊锤等设备进行人工测量时,存在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监测数据误差;高程传递过程中仪器多次安装造成测量误差;测量数据处理繁琐复杂等缺点。
静力水准仪是一种沉降监测的常用设备。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的静力水准仪技术中主要的传感器为:电容式、光电式、差动变压器式等。以上形式的仪器共同的缺点是采用电容、光、波、压强等物理量间接测量沉降,相比于直接测量的方式,间接测量需要将间接测得物理量换算成测点的相对位移,误差较大,长期稳定性差,信号输出形式单一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力水准仪以及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实现监测点沉降测量和数据传输,有效地解决人工测量进行沉降监测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力水准仪,包括盛有防冻液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下端开设有至少两个通液口,上端具有开口,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浮于防冻液上的浮子,所述浮子上安装有浮杆,所述浮杆伸出于开口,所述浮杆上设有容栅尺,所述储液罐的上端设有容栅传感器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容栅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容栅传感器朝向容栅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容栅尺嵌设在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具有通讯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的外侧套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上端罩住浮杆,并且与浮杆之间具有让浮杆上下浮动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和储液罐整体固定在底座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的静力水准仪,所述静力水准仪的储液罐之间通过连通管依次连通,其中一个储液罐还与容液罐连通,所述静力水准仪的电路板与远程终端单元通信,所述容栅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电路板发送至远程终端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静力水准仪的电路板还与测量单元数据传输装置通讯,所述测量单元数据传输装置与远程终端单元通信,所述容栅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电路板发送至测量单元数据传输装置,再通过测量单元数据传输装置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终端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液罐内液面的高度与所有储液罐内液面的高度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测量单元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低功耗广域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低功耗广域网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终端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静力水准仪以及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实现监测点沉降测量和数据传输,有效地解决人工测量进行沉降监测的缺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0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