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0331.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李建强;张兴起;付国新;庄美霞;王磊;刘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消防 机器人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底座。其包括第一箱体,设有容纳腔;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并位于容纳腔上方;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基体、管路和第一风扇;散热基体,设有流路;流路内填充有冷却油;管路与散热基体内的流路相连通;第一风扇,设置于散热基体上部;散热片,设置于第一箱体,且位于散热基体下方。通过散热片将容纳腔内的热量收集传递至散热装置,散热基体底部的冷却油利用较大的比热容吸收散热片的热量,并经过管路流通至散热基体的上部,冷却油与散热基体周围的空气热交换,进而降低散热片及容纳腔内的温度,通过第一风扇加快散热基体顶部的空气流通,加快热量排出,为消防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底座。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重要的求援设备,消防机器人结构设计严谨,大多数机器人的动力总成及关键电子元器件都被布置在机器人小车底座上。通常情况下,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使电机及相关电子元器件散发出巨大的热量,而散热效果好坏对机器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为使消防机器人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一般在车体喷涂有隔热漆,这就造成车体内部热量难以散发出来的状况。传统水冷式底盘安全隐患较大,渗漏可能引起车体内部电路短路。风冷式散热的降温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消防机器人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底座,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底座,包括:第一箱体,设有容纳腔;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容纳腔上方;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基体、管路和第一风扇;所述散热基体,设有流路;所述流路内填充有冷却油;所述管路与散热基体内的流路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基体上部;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且位于散热基体下方,被配置为将容纳腔的热量传至所述散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与散热基体的流路相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容纳腔,所述散热片位于第二风扇的出风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扇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设有第三风扇,所述第三风扇被配置为将第二箱体的热量排出。
可选地,还包括行进机构,设置于第一箱体的侧部。
可选地,所述行进机构为履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散热片将容纳腔内的热量收集传递至散热装置,散热基体底部的冷却油利用较大的比热容吸收散热片的热量,并经过管路流通至散热基体的上部,冷却油与散热基体周围的空气热交换,进而降低散热片及容纳腔内的温度,通过第一风扇加快散热基体顶部的空气流通,加快热量排出,为消防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箱体;101、容纳腔;2、散热装置;201、散热基体;202、管路;203、第一风扇;3、第二风扇;4、散热片;5、第二箱体;6、行进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0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光模块和LED灯调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食品检测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