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排气增大吸力功能的抽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0095.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林;王昶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喜林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唐沛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排气 增大 吸力 功能 抽油烟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排气增大吸力功能的抽油烟机,包括电机、叶轮、蜗壳以及吸力补偿壳体;蜗壳进烟口与蜗壳出烟口之间形成主排烟通道;吸力补偿壳体套设于蜗壳出烟口外部;吸力补偿壳体的出烟口高于蜗壳出烟口;吸力补偿壳体的出烟口与蜗壳出烟口的朝向相同,蜗壳出烟口一侧与吸力补偿壳体之间的区域构成补偿排烟通道;吸力补偿壳体的进烟口与外部空间连通。该抽油烟机在不增加电机功率的情况下,吸力大幅提升,在保证同现有技术具有同等吸力的情况下,将可减小电机功率,从而可节省能耗并减少噪音和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油烟机,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排气增大吸力功能的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抽油烟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01带动叶轮02高速旋转,将蜗壳03内的空气通过叶轮02的离心作用,经蜗壳内腔04通过蜗壳出烟口05排出,在蜗壳进烟口06处形成负压,此时,蜗壳进烟口06周围的烟气就会流向负压区进入蜗壳内腔04,同样在叶轮02的离心作用下,经蜗壳内腔04通过蜗壳出烟口05排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连续的气流,经B1进到B2出,从而达到抽油烟的效果,工作过程见图1和图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效、节能、环保已成为各种家用电器制造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阶段抽油烟机的研发过程中,主要靠提高电机功率来提高抽烟机的吸力,但是随着电机功率的增大,能耗、噪音和振动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大吸力固然带来了良好的抽烟效果,其大能耗、高噪音和较大的振动却也给用户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此,如何确保大吸力、低能耗以及低噪声已经成为抽油烟机领域所面临的一项主要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通过提高电机功率来增大抽油烟机吸力所带来的功耗高、噪音大、振动大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排气增大吸力功能的抽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排气增大吸力功能的抽油烟机,包括电机、叶轮以及蜗壳;蜗壳进烟口与蜗壳出烟口之间形成主排烟通道;其改进之处是:
还包括吸力补偿壳体;
所述吸力补偿壳体套设于蜗壳出烟口外部;
所述吸力补偿壳体的出烟口高于蜗壳出烟口;
所述吸力补偿壳体的出烟口与蜗壳出烟口的朝向相同,蜗壳出烟口一侧与吸力补偿壳体之间的区域构成补偿排烟通道;
所述吸力补偿壳体的进烟口与外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蜗壳出烟口正对蜗壳进烟口设置,此结构时叶轮采用轴流式叶轮。
进一步地,上述蜗壳出烟口位于蜗壳进烟口侧方设置,此结构时叶轮采用离心式叶轮。
进一步地,上述吸力补偿壳体的进烟口通过至少一个吸烟管与外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吸烟管穿过蜗壳。
进一步地,上述吸力补偿壳体包括按照烟气流向依次设置的收敛管段、平直管段以及接口管段;收敛管段的管径沿着烟气流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上述蜗壳出烟口向收敛管段内延伸,并与收敛管段内壁之间形成一个负压导流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吸烟管为四个。
进一步地,上述吸烟管口径为蜗壳出烟口口径的1/2至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喜林,未经王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0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二次网污染的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