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量的垃圾粉碎脱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26285.9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双鑫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1/02 | 分类号: | B02C21/02;B02C4/08;B30B9/30;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陈钢 |
| 地址: | 215159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垃圾 粉碎 脱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控量的垃圾粉碎脱水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实装置,所述处理箱背面的中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该可控量的垃圾粉碎脱水设备,通过支撑框、支撑板推杆电机、定量孔、调节杆、托板、推杆电机和推板配合,避免了因垃圾和水在同一出料口排出而造成水分复吸的情况发生,提升了该装置处理垃圾的效率,粉碎箱、粉碎电机、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粉碎轴配合,增强了对垃圾均质化处理的效果,缩短了脱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量的垃圾粉碎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由于成分复杂且有机质含量高,因此餐厨垃圾处理是环境治理技术中重要且相对独立的技术环节。在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无论前期运输还是后期生物降解,都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脱水减量,一方面通过脱水降低其重量,另一方面通过去除水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腐败速度,因此脱水减量工艺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重要环节。此外,餐厨垃圾中固形物体积各不相同,其中较大体积的块状物不利于脱水干燥以及后续的生物降解,因此在处理之前需要先进行均质化处理。现有技术中该环节与后续脱水工艺普遍相互独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处理效率。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371663U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的粉碎脱水装置,其基本描述为:该技术方案针对餐厨垃圾的物性特征将挤压脱水模块与粉碎模块进行了创新性整合,以套接有变径螺旋的筒体作为主体结构,在进料口处设置了剪切破碎机,利用漏斗疏导餐厨垃圾经剪切破碎机粉碎后进入筒体,在筒体中利用变径螺旋的推送挤压作用实现物料的挤压脱水,脱水后的物料被推送至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物料粉碎与后续挤压脱水的连续进行,无需分批操作,同时适用于大体积餐厨垃圾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若进一步匹配传送带、生化处理仓等模块可实现餐厨垃圾由粗品直接加工成为有机肥料的完整流程。
本发明人发现,上述发明专利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实际上挤压之后水分和垃圾同时在出料口排出,使刚挤压过的垃圾又吸收水分,降低了处理垃圾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量的垃圾粉碎脱水设备,解决了实际上挤压之后水分和垃圾同时在出料口排出,使刚挤压过的垃圾又吸收水分,降低了处理垃圾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量的垃圾粉碎脱水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实装置,所述处理箱背面的中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处理箱正面的左侧插接有挡板,所述挡板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所述处理箱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处理箱内左侧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下表面的中部和处理箱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落料口,所述粉碎箱上表面的中部连通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上表面设置有箱体盖,所述粉碎箱左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箱内壁中部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传动杆,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左端套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粉碎轴,所述处理箱右侧面的底部插接有出水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双鑫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双鑫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6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