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阻燃细木工板制备用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9805.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余涵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六和源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姚健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细木工 制备 放置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阻燃细木工板制备放置架,其包括有架体,所述架体上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吊钩、放置单元以及集液区,所述放置单元包括有支撑区,位于支撑区一侧的弹出装置以及位于支撑区另一侧的刮干装置,不仅实现了将薄片放入与取出更加便捷,同时所述放置架将薄片与薄片之间进行隔开,使得薄片在真空罐内浸泡更加充分,更利于阻燃剂的充分渗入,所述弹出装置便于薄片从放置架上取出,所述刮干装置,使得薄片在取出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薄片表面多余溶液的刮除,可以大大提高后续烘干的效率,最后将刮下的多余溶液进行收集,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浪费,同时保障了工作环境的干净与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阻燃细木工板制备用放置架。
背景技术
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除了建筑业者需就防火逃生安全作更有效的空间规划外,最重要的防火对策即是防火建筑材料与装修(饰)材料的使用。在材料的选择上,易燃性的材料应尽量减少使用,而需使用具有防焰性及耐燃性防火的室内建筑与装修(饰)材料,以免火源产生后燃烧快速扩大,造成灾害一发不可收拾。
细木工板俗称芯板,是一种具有实木板芯的胶合板,被广泛用于制作书桌、床、柜、橱房家具、门窗套、暖气套等承重性和装饰家具。因为细木工板的应用广泛,而且属于易燃物,所以很多场合都对细木工板进行了阻燃处理,即阻燃细木工板,阻燃细木工板(阻燃大芯板)以优质原木单板为原料,经阻燃处理、干燥、调胶、冷压、热压等生产工艺加工而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阻燃细木工板其阻燃等级不高,无法做到全阻燃,也缺乏相应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全阻燃细木工板制备用放置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全阻燃细木工板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开片,选取木条,将木条进行开片处理,裁切成所需尺寸的薄片;
S2、放置,将步骤S1中经过开片处理的薄片放置于放置架上;
S3、真空加压注入阻燃剂处理,将步骤S2中放置有薄片的放置架放至真空罐内,再将真空罐密封,进行真空加压处理,将阻燃剂注入薄片内,所述真空罐内放有阻燃剂,所述阻燃剂为复合聚磷酸盐溶液;
S4、取料,经过步骤S3真空加压注入阻燃剂处理后,将放置架从真空罐内取出,再将薄片从放置架上取出,在取出的过程中放置架上的刮板体对其表面刮干处理;
S5、烘干,取出的薄片进行烘干处理;
S6、胶合,将经过步骤S5烘干处理后的薄片进行胶合制得成品全阻燃细木工板。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开片处理后的薄片其厚度为1.2mm~1.4m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复合聚磷酸盐溶液的浓度为20%~2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真空加压注入阻燃处理为先将真空罐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度为-0.01MPa~-0.06MPa,时间为20min~40min,再将复合聚磷酸盐溶液注入真空罐内进行加压处理,压强为0.8MPa~1.2Mpa,时间为3h~5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进行烘干处理,其烘干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8h~10h,所述薄片其含水率降至6~1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的放置架其包括有架体,所述架体上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吊钩、放置单元以及集液区,所述放置单元包括有支撑区,位于支撑区一侧的弹出装置以及位于支撑区另一侧的刮干装置,所述支撑区包括有若干个依次水平排列的支撑柱,所述弹出装置包括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架体上,其另一端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架体之间固定有锁扣,所述刮干装置包括有通过扭簧固定于架体上的刮板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六和源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六和源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9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装饰条生产用除湿装置
- 下一篇:基于磁定位的矩阵式运动路径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