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铜粉的清洗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05954.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5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柳军强;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绿源聚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F26B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康拯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源镇(菁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铜粉 清洗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铜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硅铜粉的清洗干燥装置。包括冲洗器、烘干器、蓄水箱、中间固定轴和中间转动轴,以及若干个绕中间转动轴可拆卸设置的置料槽;蓄水箱顶端敞口设置,蓄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阀门,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支架;中间固定轴设置于转轴支架上,与中间转动轴同心转动连接,其顶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冲洗器和烘干器设置于安装架上,处于置料槽上方,置料槽底部设置有滤网。本技术方案清洗与烘干一体,减少的工艺流程,降低设备成本,结构简单,节约空间,方便清洗护理;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工成本,且为操作者提供用电安全保障,设置蓄水箱,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铜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硅铜粉的清洗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废硅渣是化工企业生产产生的废弃资源,最初的废硅铜渣(硅铜粉)多作为垃圾处理,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近几十年来,废品回收的回收量飞速增长,硅铜渣回收二次资源在整个废料回收工业原料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并且利用废硅铜渣生产优质的工业硅粉、铜粉,既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对废硅铜渣进行综合利用生产优质的工业硅粉、铜粉,符合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置原则,符合对危险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的发展趋势,能够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废硅铜渣回收方法流程,其中少不了硅粉和铜粉的清洗与干燥的过程,而已有的清洗干燥过程大多为采用离心机清洗、脱水后再烘干,要么设备机构复杂,设备成本高,要么清洗设备和烘干设备分开,操作流程复杂,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一种硅铜粉的清洗干燥装置,将清洗装置与干燥装置融合为一体,达到减少减少工艺流程、简化处理过程的目的。
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硅铜粉的清洗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洗器、烘干器、蓄水箱、中间固定轴和中间转动轴,以及若干个绕中间转动轴可拆卸设置的置料槽,置料槽在中间转动轴可拆卸设置,便于取出烘干后的硅铜粉;所述蓄水箱顶端敞口设置,便于收集从置料槽底部流出的清洗液,蓄水箱的外部设置有出水口,用于将蓄水箱中的清洗液导出,出水口处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通/闭出水口,蓄水箱的内部还设置有转轴支架;所述中间固定轴为设置于转轴支架的柱状结构,在装置中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所述中间转动轴与所述中间固定轴同心转动连接,中间固定轴顶部设置有安装架,中固定轴的表面积是有限的,需要在其顶部设置安装架来拓展安装空间,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中间转动轴自动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置料槽通过所述中间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蓄水箱上方,置料槽底部设置有滤网,所有的清洗液从滤网处流入蓄水箱中;所述冲洗器和烘干器设置于安装架上,处于所述置料槽上方的位置,与置料槽之间的距离适中,使硅铜粉能更好的接受冲洗和烘干,清洗设备和和烘干设备合在一起,清洗操作和烘干操作分开,即先打开冲洗器,待清洗完成再打开烘干器;冲洗器和烘干器的结构与置料槽相匹配,即冲洗器的喷水范围条件,需使中间转动轴带动置料槽转一圈后,所有置料槽内部的每个地方都淋到水,且冲洗器所喷之水不外洒浪费;烘干器发热范围条件,需使中间转动轴带动置料槽转一圈后,所有置料槽内部的每个地方受热均匀,且烘干器发热范围不超出置料槽。
坚持冲洗器和烘干器的结构与置料槽相匹配的原则,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置料槽相互配合,拼接成一个以中间转动轴为圆心的完整圆环;由于置料槽需要反复在装置中拆卸安装,不便于直接安装于中间转动轴上,因此,中间转动轴与置料槽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力臂。
置料槽有若干个,站在不浪费的角度,需要使冲洗器喷出的水尽量都进入置料槽后,从滤网流出,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置料槽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套缝结构,套缝结构可以是为与置料槽一体的结构,也可以都是可拆卸的套设在相邻两个置料槽接触位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绿源聚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绿源聚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05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安全环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