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能耗高效率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63813.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尚时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56;B01D53/78;B01D53/80;B01D53/86;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曹键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高效率 燃煤 电厂 锅炉 烟气 脱硫 系统 | ||
1.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脱硫塔(1)、锅炉(2)、脱硝反应器(3)、除尘器(4)、洗尘水喷淋循环系统(5)、滤液循环系统(6)、除雾喷淋液供给系统(7)、曝气系统(8)、事故池(9)、滤液池(10)、浆液存放池(11)、氨水箱(12)、真空皮带机(13)、再生池(14);
所述脱硫塔(1)包括塔体(101),所述塔体(10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108),所述塔体(101)的内腔中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102)、喷淋装置(103)、气流均布板(104)、冷凝式除雾器(105)以及管束式蒸汽换热器(106),所述浆液池(102)和喷淋装置(103)之间设置有烟气入口(107);
所述冷凝式除雾器(105)包括冷凝除雾单元,所述冷凝除雾单元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竖立的第一支撑板(105.2)、竖立的左封板(105.3)、横向布置的冷凝叶片组、竖立的右封板(105.5)、竖立的第二支撑板(105.6)、水箱(105.7),所述左封板(105.3)的左侧面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05.2)右侧,所述右封板(105.5)的右侧面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05.6)左侧,所述冷凝叶片组包括由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多片冷凝叶片(105.4),所述冷凝叶片(105.4)左侧固定设置于左封板(105.3)上,所述冷凝叶片(105.4)右侧固定设置于右封板(105.5)上;
所述管束式蒸汽换热器(106)包括格栅(106.2),所述格栅(106.2)顶面上设置有底板(106.3),所述底板(106.3)上方设置有盖板(106.5),所述底板(106.3)和盖板(106.5)上分别开设有相同的多个圆孔(106.6),且均匀布置,所述底板(106.3)和盖板(106.5)之间设置有多根竖立的换热管(106.4),所述换热管(106.4)内径与圆孔(106.6)直径相同,所述换热管(106.4)顶端与盖板(106.5)上的圆孔(106.6)相对应固定,所述换热管(106.4)底端与底板(106.3)上的圆孔(106.6)相对应固定,烟道壁(106.7)上靠近底板(106.3)处设置有蒸汽入口(106.8),烟道壁(106.7)上靠近盖板(106.5)处设置有蒸汽出口(106.9);
所述换热管(106.4)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旋流叶轮(106.11)和第二旋流叶轮(106.12),所述第一旋流叶轮(106.11)设置于换热管(106.4)底部位置,所述第二旋流叶轮(106.12)设置于换热管(106.4)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1)上连接有烟气入口管(1.1),所述锅炉(2)、脱硝反应器(3)、除尘器(4)依次连接在烟气入口管(1.1)上,所述除尘器(4)的输出端设置有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尘水喷淋循环系统(5)包括洗尘水罐(501)和缓冲水箱(502),所述洗尘水罐(501)与脱硫塔(1)之间连接有洗尘水罐输入管(501.1),所述洗尘水罐(501)与缓冲水箱(502)之间连接有缓冲水箱输入管(502.1),所述缓冲水箱(502)的输出端设置有缓冲水箱输出管(502.2),所述缓冲水箱输出管(502.2)上并联连接有两个洗尘水泵(502.21),其中一个洗尘水泵(502.21)为备用泵,两个洗尘水泵(502.21)的输出端连接有洗尘水泵输出管(502.3),所述洗尘水泵输出管(502.3)的输出端连接在脱硫塔(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尚时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尚时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638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基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麻醉深度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