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正置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7391.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5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F16F9/38;F16F9/44;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正置 伸缩 管式液力前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良型正置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包括前叉管、导向筒、底座和活塞管,所述导向筒与底座相互连接,所述活塞管安装在底座上,且活塞管的另一端连接前叉管,所述导向筒和前叉管外部套有保护罩和浮动罩,所述浮动罩连接保护罩的一端,且保护罩通过浮动罩套在导向筒外壁,所述前叉管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预载推板、钢珠和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内部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正置式前减震器主要由底座、导向筒、活塞管、前叉管、浮动罩、保护罩、定位座、定位盖、调节帽和预载体组成一个全新的外型结构体系,使得正置式前减震器的外部结构发生本质性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改良型正置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的目的是减缓运动冲击,提高骑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通常的机车正置式采用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伸缩式前叉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目前通常正置式前减震器结构如图4所示,它包括底座、导向筒、前叉管和活塞管,四者相互间形成A腔、B腔和C腔。底座和导向筒以下底筒,减震器阻尼力形成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当前叉管相对底筒向上运动时(复原运动),油液由B腔通过阻尼孔和C腔一起通过导流孔流向A腔,其中B腔中的油液通过活塞管上的阻尼孔与C腔中的油液汇流后共同流向A腔。根据小孔截流原理,在油液通过阻尼孔时形成减震器的阻尼力,由此减缓运动冲击。前叉管相对底筒向下运动时(压缩运动),液流方向相反,阻尼力产生原理相同。
但是,现有的正置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存在以下缺点:
1、当前市场正置前减震现有技术采用前叉管下端部分在底座内部而上端部分和防尘封完全暴露在外,极易在行驶过程中飞沙石、雨水、阳光等不同因素在防尘封和前叉管外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因防尘封是橡胶制品(凡是可以收缩式橡胶件)长期运动过程中长时间在外暴露极大产生龟裂、老化、脱落等现象,无法起到真正的防尘效果极大的对油封产生破坏性效果产生漏油现象;而前叉管表面的电镀层也同样长期自上而下往复运动,在高速运动过程中飞沙石、雨水等因素暴露在外的表面极易生锈和出现飞沙石凹凸现象,再经油封往复运动后损坏油封和底筒内壁,引起破坏油封及产品本质性效果产生漏油卡顿等功能因素。
2、当前市场正置前减震的现有结构弹簧A装配后螺塞与前叉管锁紧,弹簧保持一定的预压,无法起到根据车身、人体重量调整弹簧的软硬要求起到舒适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型正置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在高速运动过程中飞沙石、雨水等因素暴露在外的表面极易生锈和出现飞沙石凹凸现象,再经油封往复运动后损坏油封和底筒内壁,引起破坏油封及产品本质性效果产生漏油卡顿等功能因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型正置伸缩管式液力前减震器,包括前叉管、导向筒、底座和活塞管,所述导向筒与底座相互连接,所述活塞管安装在底座上,且活塞管的另一端连接前叉管,所述导向筒和前叉管外部套有保护罩和浮动罩,所述浮动罩连接保护罩的一端,且保护罩通过浮动罩套在导向筒外壁,所述前叉管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预载推板、钢珠和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内部的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阀和预载螺塞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和钢珠,所述预载推板与调节阀之间设有卡环,所述预载体外部设有调节帽。
优选的,所述前叉管内设有C腔和D腔,所述C腔内有弹簧A,所述弹簧A的顶端与预载推板接触,所述导向筒的筒端置于D腔内。
优选的,所述浮动罩内部设有由防尘封和POM球组成的滚动轴承,所述防尘封和POM球之间设有油封,所述滚动轴承置于D腔内,所述浮动罩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POM球置于导向筒与保护罩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7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材纸箱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压清洗机的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