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4618.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倪苗苗;范涛;王化龙;李娅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32 | 分类号: | F16M11/32;F16M11/36;F16M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尹莹莹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测量 设备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套筒、螺纹锥形插钎和可制动万向轮,所述安装座外围分布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插设有内杆,所述内杆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支脚,所述内杆一侧底部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螺纹插设有螺纹锥形插钎,所述螺纹锥形插钎顶部焊设有手轮,所述支脚一侧通过第二阻尼转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可通过可制动万向轮对整体支撑装置进行滚动滑行,以便于人员滑行转移不同的测量测绘视角,大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通过螺纹锥形插钎对土地进行插设,进而提高整体支撑装置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不能够适用于多种环境场地使用,没有良好的辅助支撑机构,支撑稳定差,且在面对平面进行移动时,需要人员机械能搬运实现移动,大大增加测量使用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套筒、螺纹锥形插钎和可制动万向轮,所述安装座外围分布通过阻尼转轴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插设有内杆,所述内杆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支脚,所述内杆一侧底部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螺纹插设有螺纹锥形插钎,所述螺纹锥形插钎顶部焊设有手轮,所述支脚一侧通过第二阻尼转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端部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顶部嵌设安装有阻尼球,所述阻尼球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一侧底部螺栓插设有与内杆对应的扭紧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一侧焊设有限位斜块,所述限位斜块位于第二阻尼转轴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套筒和内杆均为碳纤维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套筒底部的内杆进行抽拉,以调节至人员所需使用的长度,并通过扭紧旋钮对内杆进行转动扭紧,通过阻尼转轴对套筒进行转动打开,实现支撑工作,在平地使用时,人员可通过第二阻尼转轴将连接杆底部的可制动万向轮转动放下,使得人员可通过可制动万向轮对整体支撑装置进行滚动滑行,以便于人员滑行转移不同的测量测绘视角,大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2.在凹凸不平的泥面环境使用时,人员可通过手轮将螺纹锥形插钎转动放下,通过螺纹锥形插钎对土地进行插设,进而提高整体支撑装置支撑的稳定性,以便于人员更好的进行测量测绘工作,且实用结束后,人员可便捷的将螺纹锥形插钎转动收回,使用便捷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的螺纹锥形插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的连接杆收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的连接杆落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支撑装置的支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阻尼转轴;3、阻尼球;4、支撑板;5、套筒;6、内杆;7、扭紧旋钮;8、支脚;9、第二阻尼转轴;10、连接杆;11、可制动万向轮;12、安装块;13、螺纹锥形插钎;14、手轮;15、限位斜块;1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4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