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动力双头轨枕螺栓电动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8913.8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5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日;杜书强;孙逸帆;王晓波;董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铸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K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轨枕 螺栓 电动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动力双头轨枕螺栓电动扳手,包括机架、两个扳手装置和两个操纵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机或电池组,发电机和电池组以择一的方式与机架的前端可拆卸连接;还设有一控制箱,两扳手装置和两控制按钮均通过导线与该控制箱相连;操纵杆包括前管和后管,前管的后端与后管的前端通过拨块座相连;前管和后管之间还设有桥架管,桥架管的两端分别于前管和后管相连通,控制箱与控制按钮之间的导线依次穿过前管、桥架管和后管后与控制按钮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桥架管对导线进行保护,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导线出现磨损的现象,延长电动扳手的使用时间,同时可根据施工需要选择所需的电源,两种动力互换快捷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类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双头轨枕螺栓电动扳手。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是靠列车在钢轨上运行实现的,钢轨的固定是靠锚固螺栓、弹条等来实现的,所以铁路建设和日常施工、日常维护都需要大量轨枕螺栓扳手。铁路上现在使用的扳手有:人工丁字扳手、内燃发动机机提供动力的机械式单头(双头)轨枕螺栓扳手、双头螺栓扳手或液压式的单头(双头)螺栓扳手;电力提供动力的,电动单头(双头)等。人工丁字扳手由于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不可控等缺点已经基本淘汰。各种动力的轨枕螺栓单头扳手虽然具有重量轻、使用灵活的优点,但也存在许多缺点:
首先,内燃发动机机提供动力的机械式单头(双头)轨枕螺栓扳手存在噪音大的问题,会对施工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城市线路夜间施工,而且在长大隧道内施工时内燃机所产生的机械废气对施工工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在电力提供动力的电动单头(双头)轨枕螺栓扳手的结构中,操纵杆与机架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操纵杆上靠近工作套筒的位置处通过拨块座、拨块安装轴和拨快与工作套筒相连,这样可以通过转动操纵杆来使工作套筒升起或降落到合适的位置。其中,控制箱的导线需要穿过操纵杆后与操纵杆上的控制按钮相连,但拨块座和拨块安装轴影响了导线的走向,因此,现有技术普遍采用在拨块座和拨块安装轴上打孔,用于让导线穿过拨块座和拨块安装轴后与控制按钮相连,但这样的设置在使用时会导致导线因拨块座和拨块安装轴的震动而出现磨损,最终会致使导线断裂,这大大缩短了电动扳手的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双头轨枕螺栓电动扳手,以解决现有内燃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机械轨枕扳手噪音大、污染严重,且电动轨枕螺栓扳手中导线极易磨损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动力双头轨枕螺栓电动扳手,包括机架、两个扳手装置和两个操纵杆,机架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钢轨走行轮,两个扳手装置位于机架后端,并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且与机架固定相连;两个操纵杆分别位于机架的两侧,且操纵杆的前端与机架转动连接,在两个操纵杆的后端均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扳手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结构、传动轴和工作套筒;所述工作套筒套设在传动轴上,并通过花键与传动轴滑动配合相连;在操纵杆上且对应工作套筒的位置设有拨块座,所述拨块座上设有一拨块安装轴,该拨块安装轴的一端向工作套筒方向延伸后与一拨块相连,该拨块与工作套筒相连,通过该拨块能够带动工作套筒沿传动轴上下移动;还包括发电机或电池组,在机架的前端设有发电机安装孔和电池组安装孔,所述发电机和电池组以择一的方式与机架的前端可拆卸连接;在机架的中部设有一控制箱,该控制箱具有一快插接头,通过该快插接头能够与发电机或电池组的供电输出端相连,两扳手装置和两控制按钮均通过导线与该控制箱相连,通过两控制按钮能够分别控制一扳手装置;所述操纵杆包括前管和后管,其中,前管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机架的下侧转动相连,前管的后端与后管的前端通过拨块座相连;在前管和后管之间还设有桥架管,所述桥架管的一端与前管的后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后管的前端相连通,控制箱与控制按钮之间的导线的一端与控制箱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前管、桥架管和后管后与控制按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铸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铸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8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净化功能的香炉
- 下一篇:一种齿轮生产用内孔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