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3074.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洪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利康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32 | 分类号: | C07D25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覃曼萍 |
地址: | 016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精制 氰尿酸 加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包括配料槽,所述配料槽上有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另一个输入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输入端通过导管与酸罐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酸罐输入端通过导管与第一过滤器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输入端与废酸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配料槽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反应釜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抽滤槽输入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硫酸替代92.5%浓硫酸,可以在保证色度和质量情况下,提高了经济收益,降低了精制氰尿酸加工成本,同时也能有效的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实现了废物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氰尿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氰尿酸生产中,精制氰尿酸都是用92.5%浓硫酸和氰尿酸粗品在反应釜内加高温蒸煮一段时间,再经过水洗而成,但是采用92.5%浓硫酸进行精氰尿酸需要消耗大量的浓硫酸,导致加工成本增加。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包括配料槽,所述配料槽上有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另一个输入端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输入端通过导管与酸罐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酸罐输入端通过导管与第一过滤器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输入端与废酸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配料槽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反应釜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抽滤槽输入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器输出端连接的导管上固定连接有截止阀,所述酸罐输出端连接的导管上固定串联有两个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器输出端通过三通管与酸罐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输出端连接的导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所述三通管的两个支管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料槽输出端连接的导管上固定串联有两个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上固定连接有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与外接蒸汽发生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滤槽上固定相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内流通的介质为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通过采用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硫酸替代92.5%浓硫酸,可以在保证色度和质量情况下,提高了经济收益,降低了精制氰尿酸加工成本,同时也能有效的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实现了废物再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废酸精制氰尿酸的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料槽;2、进料管;3、第二过滤器;4、酸罐;5、第一过滤器;6、反应釜;7、抽滤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利康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利康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3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