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体及发酵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11823.X | 申请日: | 201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汪建华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罐体及发酵罐,其中罐体包括本体,本体底部及侧壁均设有供气装置,本体底部的供气装置包括放气管道,放气管道上开有若干通气孔,本体侧壁的供气装置包括多孔气盒,具备盒体,盒体上开若干通气孔,本罐体改进结构,摒弃传统的轴流或径流搅拌方式,通过在本体底部及侧壁安装供气装置,气体流动搅拌罐体物料,实现物料与气体的充分混合,搅拌方式温和,无剧烈的撞击和剪切作用,物料无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罐体及发酵罐。
背景技术
在好氧发酵行业为了增加空气与料液混合效率,发酵罐普遍采用多层轴流型与径流型组合式的搅拌器。径流型搅拌器主要是对发酵罐底部进气起剪切和分散作用,轴流型搅拌器主要是依靠主体对流作用使管内料液和气体充分混合。同时,在发酵罐内设置挡板或多组换热列管用来改变液流的方向,增加液液和气液的混合效果,但此类搅拌方式会对菌体产生剧烈的撞击和剪切作用,对菌体生长和代谢造成不利影响,以裂殖弧菌发酵为例,采用裂殖弧菌发酵法生产 DHA是鱼油提取的理想替代,但因为裂殖弧菌菌体细胞大、细胞油脂含量高、易破碎,采用常规搅拌发酵罐发酵培养极易出现菌体破碎、油脂渗出等现象,严重影响菌体生长及DHA的提取,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罐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罐体,包括本体,本体底部及侧壁均设有供气装置。
本罐体改进结构,摒弃传统的轴流或径流搅拌方式,通过在本体底部及侧壁安装供气装置,气体流动搅拌罐体物料,实现物料与气体的充分混合,搅拌方式温和,无剧烈的撞击和剪切作用,物料无损。
其中本体壳选用筒体,锥体或矩形体等。
进一步,本体底部的供气装置包括放气管道,放气管道上开有若干通气孔,可通过放气管道与外设的空气压缩机等装置连接,向罐内输送气体,其中放气管道可从罐体侧壁、底壁或顶壁透出,方便对接。
作为优选,放气管道为盘状螺旋管或呈放射状布置的直管,放气管道的进气端设第一供气管道,通过第一供气管道实现放气管道与外设供气设备的对接,当然第一供气管道同样可从罐体侧壁、底壁或顶壁透出,方便对接。
更佳地,第一供气管道另一端向上延伸,自本体顶部透出,本体顶部开孔供第一供气管道透出,顶部开孔的结构降低安装难度,同时简化结构。
当然也可从侧壁或底壁透出,需做好密封措施。
进一步,放气管道朝向本体底部的一侧设若干通气孔,第一供气管道与盘中心处螺旋管进气端或放射中心点处直管进气端连接,且在远离中心处的螺旋管或直管上的通气孔分布密度加大,有利于气流充分搅拌物料。
本方案中第一供气管道优选自本体腔内中心向上延伸。
进一步,本体侧壁的供气装置包括多孔气盒,具备盒体,盒体上开若干通气孔,更佳地盒体朝向罐体中心一面上开若干通气孔。
进一步,多孔气盒的进气端设第二供气管道,第二供气管道另一端向上延伸,自本体顶部透出,其中第二供气管道顺罐体侧壁向上延伸。
优选地,为了提高搅拌效果,盒体位于本体侧壁靠近底部的1/5-1/4处。
作为优选,放气管道及盒体上的通气孔直径小于0.3mm。
进一步,本体顶部一侧设进料口。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发酵罐,包括上述罐体,本发酵罐通过气流上升搅拌物料,实现物料及气体的充分混合,如用在裂殖弧菌菌体发酵罐培养,传统的轴流或径流式搅拌易使菌体破碎,出现油脂渗出等现象,影响菌体的生长及DHA 的提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浮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1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条灯芯绒面料
- 下一篇: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