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光伏漂浮浮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5801.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江星莹;邹勇胜;邱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之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漂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光伏漂浮浮体,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头尾相连接组成漂浮系统;所述浮体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上盖与底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底板结构与上盖结构一致;所述上盖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底部四周设有第一连接体;上盖和底板采用注塑或吸塑工艺加工成型,再利用焊接将上盖与底板焊接成为浮体,从而代替现有浮体吹塑成型的生产方式,提高浮体的生产效率,缩短浮体的成型周期,同时焊接成型的浮体无吹气口,无需担心吹气口气密性水密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浮体质量稳定易操作,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浮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光伏漂浮浮体。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浮体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其他树脂材料,通过中空吹塑的方法形成的中空壳状漂浮浮体,用外盖或者堵头结构件将吹塑形成的吹气口密封以形成密闭整体。该浮体可搭载光伏组件及其他设备,或是用于水面行走。现有光伏浮体采用吹塑工艺进行生产,存在生产效率较低,边角飞边料较多;而且吹塑件加工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空壳状漂浮浮体体积较大,不方便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伏漂浮浮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光伏漂浮浮体,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头尾相连接组成漂浮系统;所述浮体包括:上盖和底板, 上盖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上盖与底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底板结构与上盖结构一致;所述上盖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底部四周设有第一连接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和第四连接条,第一连接条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左侧,第二连接条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前方,第三连接条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右侧,第四连接条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后方;所述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和第四连接条之间头尾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四个边角处设有组装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中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一过渡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中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过渡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条的中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三过渡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连接条的中间至少设有一个第四过渡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上盖和底板采用注塑或吸塑工艺加工成型,再利用焊接将上盖与底板焊接成为浮体,从而代替现有浮体吹塑成型的生产方式,提高浮体的生产效率,缩短浮体的成型周期,同时焊接成型的浮体无吹气口,无需担心吹气口气密性水密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浮体质量稳定易操作,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2)上盖和底板采用注塑或吸塑工艺加工成型后科堆叠装箱运输至项目地焊接组装,减小运输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体连接示意图。
标注说明:浮体1;上盖11;底板12;第一支撑体111;第一连接体112;第一连接条1121;第二连接条1122;第三连接条1123;第四连接条1124;组装通孔1125;第一过渡面11211;第四过渡面1124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之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光之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5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脚踏为动力的管风琴
- 下一篇:一种牙齿正畸粘接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