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卷板校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7906.1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5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王跃;卞德志;曹为理;封雨生;赵书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B21D3/02;B21D43/0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22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校正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卷板校正设备,包括送料机构、输出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轧辊、轧辊调节机构、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送料机构位于设备的前端,用于将壳板输送至轧辊处,输出支撑结构位于设备的末端,用于支撑卷板送出;轧辊、轧辊调节机构和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设置于支撑结构内,轧辊包括两个内辊和三个外辊,内辊的底端与一个轧辊调节机构连接、顶端与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连接,外辊的底端和顶端均分别与一个轧辊调节机构连接,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和每个轧辊调节机构均能够带动内辊或外辊的端部沿水平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加工精度高,校正效率高,可以实时检测卷板滚圆过程,对滚圆效果进行校正,大大提高了壳板滚圆校正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卷板校正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肋骨面板和壳圈滚圆,作业方式是:三辊卷板机。类似行业也采用四辊卷板滚圆机。肋骨校正,作业方式:采用四柱油压机配制模具压制壳圈校正,作业方式:采用壳圈专用校正机,点对点校正圆锥形壳圈滚圆,作业方式:采用专机压制圆锥形壳圈校正,作业方式:人工校正原有三辊卷板机,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未配置数控系统,滚制尺寸由人工调整;
2)三辊配置,产品边沿300毫米以上宽度无法滚圆、需要预压。
3)无法校正:不同工件,在滚圆过程中产生的浪型和椭圆,要配置其他校正机器对工件进行校正。
4)无法滚制锥形壳圈。
5)无法自动检测,需要采用其他检测设备或者工具对工件进行检测。
壳圈校正采用的专用壳圈校正机,采用点对点校正,生产效率低下,校正精度低。
原有壳圈校正机,采用局部点对点校正,每次校正后,通过操作人员用样板比对检测,效率很低,而且局部校正,精度难以保证。
类似行业采用的四辊卷板滚圆机,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无法进行母线校正
现有四辊卷板滚圆轧机,轧辊只能沿一个方向单轴移动定位,无法实现轧辊在壳板半径线两侧的对压校正。当壳板母线出现偏差时,无法校正。
(2)四辊配置存在定位偏差:
轧辊两端为单轴移动,无法准确对轧辊进行精确定位,客观存在定位偏差,从而导致卷板滚圆形状与尺寸偏差。
(3)四辊配置无法进行三维形状校正:
四辊卷板滚圆轧机,一侧配置三套轧辊,另一侧仅配置一套轧辊,无法对筒体进行三维空间形状的校正。
(4)无法自动检测和自动校正
现有四辊卷板滚圆机,均未配置自动检测机构,无法确定卷板滚圆效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更不可能实时检测卷板滚圆过程,也就无法及时对滚圆效果进行及时校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卷板校正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数控卷板校正设备,包括送料机构、输出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轧辊、轧辊调节机构、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
所述送料机构位于设备的前端,用于将壳板输送至轧辊处,所述输出支撑结构位于设备的末端,用于支撑卷板送出;
所述轧辊、轧辊调节机构和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设置于支撑结构内,所述轧辊包括两个内辊和三个外辊,所述内辊的底端与一个轧辊调节机构连接、顶端与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连接,所述外辊的底端和顶端均分别与一个轧辊调节机构连接,可转位轧辊支撑机构和每个所述轧辊调节机构均能够带动内辊或外辊的端部沿水平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7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器支架
- 下一篇:一种玻璃加工用碾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