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举升自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6903.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4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传龙;伍炜;王宏伟;魏守圣;宋先武;蒋文;印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Q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车举升自锁系统,属于自卸车维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制动气室、制动继动阀、手制动阀和储气筒依次连接而成的一制动气路以及行程开关,行程开关设置在此气路上,控制气路的通断;行程开关和制动继动阀之间设置有气控电阀,该气控电阀连接第二报警器,在制动气路中气的控制下动作,提示自锁故障;所述的手制动阀和行程开关之间设置有异型接头,异型接头的一个接口通过常闭电磁阀与行程开关连接形成举升制动电路,常闭电磁阀上串联有延时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自锁故障时一直发出警报声,达到督促司机安全驾驶的目的,而设置的延时开关可控制车辆在车厢举升时短距离移动及其移动时间,使行驶过程灵活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维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卸车举升自锁系统。
背景技术
翻斗自卸车是汽运公司运输保产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厂区的保产运输,由于厂区内部的煤气管道、皮带走廊横跨道路,自卸车若在大厢举起时行驶,容易碰撞上方的管道及道路,造成巨大隐患。因此,现在的自卸车会加装大厢举起自锁装置,有效地避免了因人为疏忽大厢不落到位直接行驶带来的安全隐患,并经过使用后的不断改进,最终由行程开关更换为压力开关,安装在车辆大厢举升液压系统中。
但是根据修理人员及驾驶员的反映,压力开关存在灵敏度过高及容易损坏情况,往往车辆在行驶中突然抱死,造成后方车辆追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压力开关内部一直存在油压,维修更换此开关的过程中易造成液压油的浪费。同时,无论是使用行程开关还是压力开关,一旦该开关损坏或线路故障,大厢顶起时,常开电磁阀将不再关闭,车辆能够在大厢顶起的情况下正常行驶,若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违章驾驶,极易出现事故。而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自卸车在车厢举升状态下,仍需要短距离移动,现有的举升自锁系统往往不能满足此需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120359826.9,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7月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自卸汽车举升制动联锁控制系统,该申请案的二位三通电磁阀、行程开关、瞬动开关依次串联再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二位三通电磁阀的中心气道一端通过气源入口与车载气源连通,该中心气道另一端与两边气道连通经由气源出口再连通车轮制动器。该申请案在举升控制系统和制动气路控制系统间建立起联锁控制装置,使自卸汽车工作时避免了车箱在举升状态时还能行驶的情况发生。
但该申请案没有考虑到行程开及连锁线路可能出现故障的情况,仍然存在自卸车在车厢举起时行驶的隐患;另外该申请案中自卸车在车厢举升时的必要行驶,依靠驾驶员按动瞬时开关,可能出现驾驶员忘记松开此开关,或长时间按压损坏此开关的情况,使自卸车可在车厢举升时持续行驶。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自卸车自锁故障时在车厢举升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行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卸车举升自锁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查自锁故障,实现自卸车的灵活安全行驶。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卸车举升自锁系统,包括气控电阀、行程开关和第二报警器,以及制动气室、制动继动阀、手制动阀和储气筒依次连接而成的一制动气路;行程开关控制所述制动气路的通断,气控电阀设置在行程开关和制动继动阀之间,该气控电阀连接第二报警器,气控电阀在制动气路中气的控制下动作,接通第二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行程开关和手制动阀之间设置异型接头,该异型接头有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手制动阀,一个接口直接与行程开关相连,形成手动制动气路;另一个接口通过常闭电磁阀连接至行程开关,形成举升制动气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常闭电磁阀与延时开关、电源组成一闭合回路,延时开关闭合,常闭电磁阀得电,由常闭变为常开,举升制动气路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称重电磁炉
- 下一篇:一种长江沿岸粉细沙地层中的支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