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杆塔防入侵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2095.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苏童;潘峰;姚梓晞;刘健;周鹏程;徐楠;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北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杆塔 入侵 监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入侵监测系统,包括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数据透传模组及云端管理模块: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设置于输电线路杆塔处,由双鉴传感器、摄像头模组以及图像识别芯片组成:双鉴传感器作为第一级监测,采用摄像头模组作为第二级监测,采用图像识别芯片作为第三级监测;数据透传模组用于将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采集的信息远程传输至云端管理模块;云端管理模块位于监控中心,采用分布式构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监测系统能确保监测的准确性,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依据;该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监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入侵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杆塔是电网系统构成的基础设施机构,其安全稳定是电网系统能源运输的基础保障。然而由于杆塔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除了要遭受恶劣自然天气的侵袭外,人为因素破坏引起的线路跳闸、停电、高坠等事故的概率亦呈上升趋势,给供电企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传统的监控手段针对这一现象,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杆塔传统监测系统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入侵监测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杆塔环境,而且能完成警告提醒与实时定位,便利于监测与维修人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线路杆塔防入侵监测系统包括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数据透传模组及云端管理模块:
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设置于输电线路杆塔处,由双鉴传感器、摄像头模组以及图像识别芯片组成:双鉴传感器作为第一级监测, 采用摄像头模组作为第二级监测,采用图像识别芯片作为第三级监测;
数据透传模组用于将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采集的信息远程传输至云端管理模块;
云端管理模块位于监控中心,采用分布式构架。
图像识别芯片依赖于已公开的开源算法,市面上直接购买芯片即可。
具体的,双鉴传感器采用微波信号与被动红外信号相结合的探测方式双重检测获取外界入侵信息。
具体的,数据透传模组包括但不限于GPRS、3G或4G等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数据透传模组采用4G通信模块,依靠三大运营商所建基站,通过4G信号实现信息传输,确保信息的快速性。
具体的,云端管理模块由数据存储子模块和任务管理子模块组成:数据存储子模块将数据按照摄像头编号及时间进行分类,对图片与图像序列分别存储;任务管理子模块采用多线程处理并发任务,服务端根据需求主动调用任务,保证效率。
所述云端管理模块中涉及的后台管理软件为已在网上公开的现有技术,上述软件已经在国家版权保护中心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受理号为2019R11S1219912,软件名称为输电杆塔防入侵系统监控管理平台V1.0。
最优的,所述电线路杆塔防入侵监测系统还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由太阳能板、充放电控制器以及储能电池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同时为线路入侵多级检测模块及数据透传模组供电。充放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太阳能板能源的转换以及恒压放电;储能电池用于对系统电量的存储。
最优的,所述云端管理模块同时与输电线路杆塔相应地区的摄像头网络连接,用于检查输电线路杆塔地区状况。
最优的,所述云端管理模块同时与位于监测端喇叭网络连接,进行警示,以最快的速度预防事故的发生。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多重监测确保了监测的准确性;
2. 实现拍照留存,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北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北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2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