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体传感器芯片功能性检测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4929.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5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诚朴;段炎;熊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杨建军 |
地址: | 4427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体 传感器 芯片 功能 检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传感器芯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芯片功能性检测的工装,包括相互夹持匹配的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固定安装在一底座上,所述活动夹板通过一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夹板内侧设有第一内衬,所述第一内衬上设有若干并排布置的芯片槽,所述芯片槽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活动夹板内侧设有第二内衬,所述第二内衬上与第一内衬上接线端子对应处也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的正上方设有下部开口用于罩住气体传感器芯片上端的气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成本低,可同时检验多只支陶瓷芯片,且安装取下方便,日常维护简单,通过本设计,可以实现陶瓷芯片大批量高效快速检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传感器芯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芯片功能性检测的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柴油车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国四以上的车辆增加了SCR后处理系统,氮氧传感器是SCR后处理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检测发动机排气管中尾气的氮氧浓度,检测氮氧排放是否满足犯规要求范围内。随着国六时代的到来,柴油车的排放标准要求更加严格,氮氧传感器的装车需求量也变得更大。长期以来,氮氧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半导体陶瓷芯片一直由日本掌握,氮氧传感器始终无法实现国产化。我司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氮氧传感器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并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市场占有率。
氮氧传感器芯片是一种高精密的新型异形半导体陶瓷材料芯片,由于国内相关陶瓷芯片技术的缺失,目前市场用来检测氮氧传感器芯片的功能性合格情况还不成熟。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有效的办法,能够大批量,高效率的对氮氧传感器进行成品功能性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芯片功能性检测的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气体传感器芯片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芯片功能性检测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夹持匹配的活动夹板31和固定夹板32,所述固定夹板32固定安装在一底座11上,所述活动夹板31通过一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固定夹板32内侧设有第一内衬35,所述第一内衬35上设有若干并排布置的芯片槽37,所述芯片槽37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38;所述活动夹板31内侧设有第二内衬311,所述第二内衬311上与第一内衬35上接线端子38对应处也设有接线端子38;所述活动夹板31和固定夹板32的正上方设有下部开口用于罩住气体传感器芯片51上端的气室41。
进一步地,所述气室41与活动夹板31和固定夹板32之间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端盖33,所述端盖33盖在活动夹板31和固定夹板32上,所述端盖33上设有贯穿整个端盖33的密封橡胶块34,所述密封橡胶块34与芯片槽37对应处设有用于插入气体传感器芯片51的通孔,所述气体传感器芯片51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所述气室41盖在密封橡胶块34上,并通过密封橡胶块34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33为L型结构,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夹板32上。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一对滑轨21和一个驱动气缸25,每个滑轨21上都匹配有滑块22;一对滑轨21平行平行布置在底座11上,两个滑轨21上共同安装有一块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连接支座24,所有连接支座24均与活动夹板31的外侧连接;所述驱动气缸25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驱动气缸25的活动端与支撑板23的中部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支撑板23作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座24与活动夹板31的外侧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26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衬35和第一内衬35上对应处均设有若干定位孔39,所述活动夹板31或固定夹板32上设有与定位孔39相对应的定位销312,所述定位销312插在对应的定位孔39内用于对第一内衬35和第一内衬35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4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垢零排放湿式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混水信号器校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