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0709.0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8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舜;杨宁;韩长庆;岳晓斌;汪兴均;黄文;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体式 真空 变径吸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该方案包括有相互密封连接的上盘和下盘;上盘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半径的同心环形槽;每个同心环形槽中设置有多个通孔;下盘内部设置有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气孔贯通下盘的上表面;每个同心环形槽的中心位置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气孔;气孔的抽气状态能够调节。该方案能够实现吸具的吸附直径快速调节,不会污染吸具基准面,针对于多种尺寸的工件无需专门定制吸具,节省了加工成本、缩短了加工时间,并且保证了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
背景技术
工件的装夹技术是机械加工工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真空吸具是一种精密加工中使用的特殊工件装夹装置,装夹时与工件贴紧,一起构成空腔结构,然后抽真空,利用工件贴合面与外露大气表面之间的压力差,吸住工件,达到固定工件的目的。
目前平面圆形类工件的真空吸具多依据不同工件直径,定制不同直径的吸具,或者使用胶带堵上多余通气孔实现吸附直径的调节。
采用胶带粘贴后的吸具表面容易残留污垢,清理不便,而且吸具表面作为工件加工的基准面,容易引起加到误差,常需要对工件重新加工。定制吸具则会增加高额的加工成本和加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上下盘分体式结构,特殊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吸具的吸附直径快速调节,不会污染吸具基准面,针对于多种尺寸的工件无需专门定制吸具,节省了加工成本、缩短了加工时间,并且保证了加工精度。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通用分体式真空变径吸具,包括有相互密封连接的上盘和下盘;上盘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不同半径的同心环形槽;每个同心环形槽中设置有多个通孔;下盘内部设置有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气孔贯通下盘的上表面;每个同心环形槽的中心位置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气孔;气孔的抽气状态能够调节。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抽气管道包括有主抽气管和支抽气管;支抽气管沿下盘直径方向设置且贯通下盘;主抽气管垂直于支抽气管且在下盘圆心处与支抽气管连通;支抽气管的两端对应设置有气门控制机构;气门控制机构能够密封支抽气管且能够在支抽气管中移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上盘与下盘直径相同。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上盘与下盘之间能够通过螺柱固定连接,密封方式为压紧密封或包覆密封。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通孔的轴线位于同心环形槽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气门控制机构包括有堵头和推杆;堵头与推杆固定连接;堵头能够密封支抽气管;推杆能够带动堵头在支抽气管中移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采用上、下盘分体式结构,上盘底面设置多个同心环形槽,槽中对应设置通孔,下盘中设置抽气管道,管道上对应同心环形槽的位置设置气孔,并且设置气门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气孔的抽气的状态,从而实现控制上盘中通孔的抽气状态,实现吸具的吸附直径的快速调节。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上盘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盘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盘和下盘组装后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0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单瓦线堆码机
- 下一篇:儿童约束系统以及儿童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