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尼式隔音吊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5315.6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6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智勇杰;秦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18;E04B9/20;E04B9/06;E04B9/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黄立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隔音 吊顶 结构 | ||
一种阻尼式隔音吊顶结构,包括轻钢龙骨框架、阻尼减震挂钩、衬板、隔音毡、石膏饰面板,轻钢龙骨框架通过阻尼减震挂钩吊挂于天花板下方,衬板、隔音毡、石膏饰面板自上至下依次设置并固定于轻钢龙骨框架的下表面;阻尼减震挂钩由方形金属框、减震弹簧、阻尼橡胶垫、活动拉杆和固定连杆组成,固定连杆竖向固定连接于方形金属框的一侧,活动拉杆竖向穿过方形金属框的另一侧并依次插入阻尼橡胶垫和减震弹簧,活动拉杆的端部设有压帽,压帽可随活动拉杆竖向活动以压紧减震弹簧并将阻尼橡胶垫夹紧于方形金属框与减震弹簧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减震弹簧和阻尼橡胶垫组合对楼层间传递的震动能量进行阻尼减震,减弱了楼板传递的声音和共振,从而实现隔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式隔音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天花吊顶大多为轻钢龙骨吊顶,能起到吸音效果主要靠吸音棉、石膏板和吸音板,隔音效果欠佳,如挪动桌椅、物品掉落在地板上、踩踏地板等都很容易使楼板产生震动。目前,现有技术的吊顶结构无法很好消除震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能量向下传递后转化为房间的声能,产生噪音,从而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阻尼式隔音吊顶结构,以解决现有楼层间隔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式隔音吊顶结构,包括轻钢龙骨框架、阻尼减震挂钩、衬板、隔音毡、石膏饰面板,所述轻钢龙骨框架通过所述阻尼减震挂钩吊挂于天花板的下方,所述衬板、所述隔音毡、所述石膏饰面板自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轻钢龙骨框架的下表面;所述阻尼减震挂钩由方形金属框、减震弹簧、阻尼橡胶垫、活动拉杆和固定连杆组成,所述固定连杆竖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方形金属框的一侧,所述活动拉杆竖向穿过所述方形金属框的另一侧并依次插入位于所述方形金属框内的阻尼橡胶垫和减震弹簧,所述活动拉杆的端部设有压帽,所述压帽可随所述活动拉杆竖向活动以压紧减震弹簧并将阻尼橡胶垫夹紧于方形金属框与减震弹簧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轻钢龙骨框架包括多根主龙骨和多根次龙骨,多根所述主龙骨间隔排布,多根所述次龙骨间隔排布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主龙骨的下方,且主龙骨与次龙骨纵横交错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膏饰面板的下方设有压条,所述压条将所述衬板、所述隔音毡、所述石膏饰面板压紧并通过螺丝与所述次龙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毡与所述石膏饰面板以及所述衬板之间均涂设有粘接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衬板为纸面石膏板或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次龙骨之间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厚度不小于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音棉为玻璃纤维或聚酯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拉杆于方形金属框内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以及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所述压帽的受力外侧以用于调整并固定所述压帽在所述活动拉杆上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减震挂钩的活动拉杆向下与所述主龙骨连接,所述阻尼减震挂钩的固定连杆向上与天花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阻尼减震挂钩的固定连杆向下与所述主龙骨连接,所述阻尼减震挂钩的活动拉杆向上与天花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式隔音吊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减震弹簧和阻尼橡胶垫组合对楼层间传递的震动能量进行阻尼减震,最大限度地减少楼板传递到阻尼减震挂钩的震动,以减弱楼板传递的声音和共振,从而实现隔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5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伺服谐波减速机定位装置
- 下一篇:先浇筑体与后浇筑体之间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