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熔点金属高通量熔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7838.6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才巨;周广吉;易健宏;高鹏;李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B14/10;F27B14/14;F27D27/00;F27D7/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点 金属 通量 熔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熔点金属高通量熔炼装置,用于金属块体材料的高通量制备工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传动电机、升降电机、外壳体、搅拌棒托盘固定柱、搅拌棒托盘、搅拌棒、坩埚托盘、加热电阻丝、坩埚Ⅰ、坩埚固定槽,升降杆固定装置、炉门、齿轮Ⅰ、齿轮Ⅱ、锥齿轮Ⅰ、锥齿轮Ⅱ、轴Ⅰ、坩埚Ⅱ、固定块Ⅰ、轴Ⅱ、炉体、固定块Ⅱ;炉内托盘将炉膛内部分为双层,每层均放置一定数量的坩埚用于金属的熔炼。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空间占用小,生产成本低,单位时间内生产较多数量和种类的块体金属材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块体金属材料的高通量制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熔点金属高通量熔炼装置,属于金属熔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材料的高通量制备技术与设备,较为常用的制备技术包括:扩散多元节法、共沉积法、物理掩模法、喷涂合成法、微流控合成法等,但是对于块体材料的高通量制备技术极为有限,并存在着制备效率低下、三元及三元以上的合金制备极为困难,且相关设备较少,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且对于多元合金的生产还具有一定难度。对于传统的合金熔炼生产,多采用单一种类和小规模的生产,对于同一台设备生产的多为成分均一的合金,难以实现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数量和种类较多的合金,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需要大量的人为操作,导致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种类和数目的合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熔点金属高通量熔炼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需要极少的人力,耗能少,可生产成分和种类各不相同的合金,从而实现了块体金属材料的高通量生产;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传动电机1、升降电机2、外壳体3、搅拌棒托盘固定柱4、搅拌棒托盘5、搅拌棒6、坩埚托盘7、加热电阻丝8、坩埚Ⅰ9、坩埚固定槽10,升降杆固定装置11、炉门12、齿轮Ⅰ15、齿轮Ⅱ16、锥齿轮Ⅰ17、锥齿轮Ⅱ18、轴Ⅰ19、坩埚Ⅱ20、固定块Ⅰ22、轴Ⅱ23、炉体24、固定块Ⅱ25;
搅拌棒托盘5为矩型结构,置于炉体24上方,搅拌棒托盘5内设有两个固定块Ⅰ22,固定块Ⅰ22中部设有圆孔,轴Ⅰ19穿过圆孔通过固定块Ⅰ22支撑;传动电机1固定在搅拌棒托盘5顶部,传动电机1的转动轴与齿轮Ⅰ15连接,齿轮Ⅰ15与齿轮Ⅱ16啮合,齿轮Ⅱ16穿过轴Ⅰ19,轴Ⅰ19上还设有多个锥齿轮Ⅰ17,锥齿轮Ⅰ17与锥齿轮Ⅱ18啮合,锥齿轮Ⅱ18置于搅拌棒托盘5上,搅拌棒6穿过搅拌棒托盘5和炉体24顶部与锥齿轮Ⅱ18连接,搅拌棒6长短不一,分别伸入到坩埚Ⅱ20和坩埚Ⅰ9内,传动电机1的转动带动搅拌棒6转动;
外壳体3顶部设有两个固定块Ⅱ25,固定块Ⅱ25中部设有圆孔,轴Ⅱ23穿过圆孔,通过固定块Ⅱ25固定,升降电机2与轴Ⅱ23连接,轴Ⅱ23上设有两根钢丝,钢丝末端与搅拌棒托盘5连接,升降电机2转动带动搅拌棒托盘5沿搅拌棒托盘固定柱4上升和下降,拌棒托盘固定柱4固定在外壳体3顶部;
炉体24位于外壳体3内部,炉体24顶部设有供搅拌棒6穿过的孔,炉体24四个侧壁上设有加热电阻丝8,炉体24内部设有坩埚托盘7,坩埚托盘7固定在炉体24的内侧壁上,坩埚托盘7上对应设有孔,供搅拌棒6穿过,坩埚托盘7上设有多个坩埚固定槽10,坩埚Ⅱ20置于坩埚固定槽10内;炉体24底部也设有坩埚固定槽10,坩埚Ⅰ9置于坩埚固定槽10内,坩埚Ⅱ20与坩埚Ⅰ9交错放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棒6下面设有搅拌叶片21,坩埚Ⅰ9对应的搅拌棒6为两段式结构,当搅拌叶片不能使用时,更换下段搅拌棒即可。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坩埚托盘7上放置1-4个容积为100-500ml的坩埚,托盘上有四个孔,用于供下层搅拌棒穿过。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体3上设有抽真空孔13和通气孔14,整个熔炼过程可在空气、真空或保护气氛之下进行。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坩埚托盘7顶部设有钢丝绳末端连接孔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7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氧器乏汽收能装置
- 下一篇:人体血干细胞分离材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