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巷道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2972.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河;程洪涛;吴海涛;刘占先;王豪;邵涛;郭鸣浩;隋彬;刘彦兵;张志远;袁胜凯;柴松峰;李曌迪;马小飞;权军军;程光辉;刘晓东;王磊;李伟;周晶杰;李晓全;王凤文;高学奎;郭明信;王甫;秦彦磊;李路翔;宾溢芳;李明;高飞;段昊林;孙学文;刘军亮;魏威;刘亚敏;景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E21D11/36 | 分类号: | E21D11/36;E21D11/18;E21D11/28;E21D11/3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巷道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煤矿巷道在进行支护的时候支撑效果较差且不能针对巷道侧壁进行支撑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煤矿巷道支护装置包括上支撑装置和侧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实现对巷道顶壁的支撑,并且上支撑装置将所受到巷道顶壁的压力部分作用于侧支撑装置上,即减轻巷道内地基、地面所受到的承载力又实现对巷道内侧壁的支撑效果,相互配合的上支撑装置和侧支撑装置之间相互制约,共同实现对巷道的支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机械水平的提高,回采巷道断面逐渐增大,矿山压力逐渐增大,目前的支护装置抗弯和抗扭力弱,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出现扭斜、压弯、变形等破坏现象,支护效果差,不能很好地维护巷道围岩体的稳定;
传统的煤矿巷道支护装置通常是在巷道内地面上固定安装有巷道支架,并且支架顶部抵触于巷道顶壁,以实现对巷道顶壁的支撑、防护,但是此种情况巷道支架受到的来自巷道顶壁的压力全部集中在巷道地基上,容易使得巷道内地基、地面塌陷;再者,传统的巷道支架对巷道侧壁基本没有任何的有效防护、支撑措施,只是对巷道顶壁进行支护而忽略了对侧壁的支撑,使得对巷道的整体支护效果降低;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装置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装置,该煤矿巷道支护装置包括上支撑装置和侧支撑装置,上支撑装置实现对巷道顶壁的支撑,并且上支撑装置将所受到巷道顶壁的压力部分作用于侧支撑装置上,即减轻巷道内地基、地面所受到的承载力又实现对巷道内侧壁的支撑效果,相互配合的上支撑装置和侧支撑装置之间相互制约,共同实现对巷道的支护效果。
煤矿巷道支护装置,包括支撑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板竖向滑动连接于巷道底壁且支撑圆板与巷道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巷道底壁上横向滑动安装有侧支撑板且侧支撑板经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抵接板,侧支撑板上竖向间隔固定有第一斜块且支撑圆板上固定有与第一斜块相配合的第二斜块,所述侧支撑板上横向滑动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侧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斜块面向与之对应的第一斜块一侧设有与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侧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柱定位的锁定装置并且该锁定装置满足:当支撑圆板向下移动以至使得第二斜块作用于锁定装置时,第二斜块解除锁定装置对连接柱的定位,使得连接柱插入至相应连接孔内。
优选的,所述巷道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上设有滑孔,所述支撑圆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且L形杆竖向滑动连接在与之对应的滑孔中,所述底座上设有与侧支撑板横向滑动配合的滑槽且侧支撑板横向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块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矩形板且连接柱横向滑动安装于矩形板上,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矩形板与连接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横向一端竖向滑动安装在侧支撑板上的T形杆且连接柱上设有与T形杆竖向滑动配合的插孔,所述T形杆与侧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互为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所述连接柱面向连接孔一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第二导电片且两第二导电片经导线连接有设置于巷道内的电源,两所述第一导电片电性回路中串联有警报灯。
优选的,所述支撑圆板纵向间隔设置于巷道内且支撑圆板纵向两侧壁环绕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插接孔,相邻的两支撑圆板上的插接孔之间连接有伸缩柱。
优选的,所述伸缩柱包括与插接孔相配合的梯形杆且梯形杆另一端通过螺纹配合内螺纹杆,所述内螺纹杆另一端配合于插接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2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发动机用混合器
- 下一篇:结构改进的船舶用蒸汽管路通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