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圆红外检测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2196.4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淦克金;杨铮;吴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舜治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G01N21/3563;G01N21/55;G01N21/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检测 测试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圆红外检测测试设备,包括机架和保护罩,机架上安装洁净多轴机器人、晶圆料盒、晶圆自动校正器和支撑架,机架内部安装控制器,支撑架上安装红外测试机和红外光路系统,红外光路系统中部设置晶圆检测位,洁净多轴机器人、晶圆料盒、晶圆自动校正器和支撑架均设置在保护罩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洁净多轴机器人自动搬运晶圆,晶圆自动校正器自动校正晶圆的圆心,红外测试机发出红外光射入红外光路系统,红外光经反光镜照射在晶圆上分别反射和透射后进入上红外测试接收器和下红外测试接收器,并将红外光信号传输至测试机实现晶圆厚度和碳氧含量的自动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圆红外检测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晶圆一般被分割为6寸或8寸的圆片,前道工艺涉及增加晶圆边缘的厚度,根据客户的需求,需要检测晶圆边缘厚度或检测晶圆碳氧的含量,甚至有的客户需要二者都测量,目前一般是用红外光谱分析仪通过手动检测的方式分别检测晶圆边缘的厚度与晶圆的碳氧含量,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圆红外检测测试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晶圆厚度和碳氧含量人工检测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晶圆红外检测测试设备,包括机架和保护罩,所述机架上安装洁净多轴机器人、晶圆料盒、晶圆自动校正器和支撑架,所述机架内部安装控制器,所述支撑架上安装红外测试机和红外光路系统,所述红外光路系统中部设置晶圆检测位,所述洁净多轴机器人、晶圆料盒、晶圆自动校正器和支撑架均设置在保护罩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路系统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晶圆检测位,所述上盒体内交错安装反光镜、上双曲镜和上红外测试接收器,所述下盒体内安装下双曲镜和下红外测试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测试机包括红外线发生器和测试机,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射出的红外光正对反光镜,所述上红外测试接收器和下红外测试接收器与测试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外侧安装显示屏。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洁净多轴机器人自动搬运晶圆,晶圆自动校正器自动校正晶圆的圆心,红外测试机发出红外光射入红外光路系统,红外光经反光镜照射在晶圆上分别反射和透射后进入上红外测试接收器和下红外测试接收器,并将红外光信号传输至测试机实现晶圆厚度和碳氧含量的自动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晶圆红外检测测试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罩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光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2-保护罩,3-洁净多轴机器人,4-晶圆料盒,5-晶圆自动校正器,6-支撑架,7-红外测试机,8-红外光路系统,81-上盒体,82-下盒体, 83-反光镜,84-上双曲镜,85-上红外测试接收器,86-下双曲镜,87-下红外测试接收器,9-晶圆,1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舜治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舜治自动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2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超声波测距仪
- 下一篇:一种废气处理用高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