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薄壁管状零件切削加工的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6117.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0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军;徐楠;赵莉;王洪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薄壁 管状 零件 切削 加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薄壁管状零件切削加工的装夹具,包括芯轴、定位套和轴向压紧组件,芯轴包括一体连接的小径端和与定位套过盈连接的大径端,定位套的外径略大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内径,其长度略大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长度,定位套的热膨胀系数远高于芯轴和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热膨胀系数。利用装夹具定位套的热膨胀率高的材料特性,通过热胀冷缩的方式达到零件顺利装卸与使零件均匀装夹固定的目的,确保零件加工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切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薄壁管状零件切削加工的装夹具。
背景技术
超薄壁管状零件切削加工,需在厚度约为0.5mm的超薄壁管状零件上进行切削加工,其精度要求极高,属于超薄壁零件超精密加工。由于零件壁厚超薄,无法使用数控车床卡爪直接进行装夹,而普通芯轴装夹在零件装卸过程中易造成加工零件变形,无法满足设计精度要求,故需设计专用装夹具,在保证零件顺利装卸的前提下,完全固定超薄壁管状零件且装夹力均匀,完成切削,满足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超薄壁管状零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易装夹或使用普通芯轴装夹在拆卸过程中易变形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超薄壁管状零件切削加工的装夹具。该装夹具包括芯轴和定位套,其中定位套的外径大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内径,其长度大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长度,定位套的热膨胀系数高于芯轴和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热膨胀系数。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超薄壁管状零件切削加工的装夹具,包括芯轴、定位套和用于压紧所述芯轴和所述定位套的轴向压紧组件,其中:
所述芯轴包括用于机床装配的小径端和嵌套于所述定位套内与所述定位套过盈连接的大径端,所述小径端和所述大径端一体连接;
所述定位套的圆筒形外壁形成在径向上限定所述超薄壁管状零件位置的定位面,尾端形成有在轴向上限定所述超薄壁管状零件位置的凸止口,所述定位面的长度大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长度,常温状态下所述定位面的外径大于待加工的超薄壁管状零件的内径,所述定位套的热膨胀系数高于所述芯轴和所述超薄壁管状零件的热膨胀系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向压紧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芯轴上的限位凸台、与形成于所述定位套内的压紧平台相匹配的压板以及将所述压板紧固在所述大径端上的螺钉,其中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压板从两个方向限制所述定位套与所述芯轴发生轴向相对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钉与所述压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垫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钉的钉帽上设置有内六角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套的首端形成有凹止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套的外径大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内径0.3-0.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套的热膨胀系数是所述芯轴和待加工的超薄壁管状零件的热膨胀系数的10-100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套的材质为尼龙,所述芯轴的材质为钢。
应用上述装夹具切削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装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芯轴的大径端插入所述定位套内使二者过盈连接,并通过轴向压紧组件将所述芯轴和所述定位套压紧组装成装夹具,冷冻所述装夹具,至所述定位套收缩至外径小于待加工超薄壁管状零件的内径;
步骤2:将待加工的超薄壁管状零件套在所述定位套外,且一端与所述凸止口相抵,完成超薄壁管状零件的轴向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6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喷淋除尘功能的建筑用塔吊
- 下一篇:一种畜牧业用修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