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燃煤电厂低压回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1035.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华;赵晖;刘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久盛国际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F22B3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陈桂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锅炉 尾部 烟气 燃煤 电厂 低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燃煤电厂低压回热系统,汽轮机、除氧器、四号低压加热器、五号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凝结水泵、凝汽器组成循环系统,汽轮机通过蒸汽管道依次连通凝汽器、凝结水泵、五号低压加热器、四号加热器、除氧器,除氧器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汽轮机,汽轮机通过蒸汽管道分别连通四号低压加热器、五号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四号低压加热器和五号低压加热器通过疏水管道连通,五号低压加热器和轴封加热器分别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设置于煤粉炉烟道尾部的尾部换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尾部烟气设置尾部换热器,合理优化燃煤电厂中的低压回热系统,安全性好且提高了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回热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燃煤电厂低压回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厂低压回热系统是汽轮发电热力循环系统的一部分,而排烟损失是锅炉运行中最重要的一项热损失,一般约为5%--12%,占锅炉热损失的60%~70%,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增加10℃,排烟热损失增加0.6%~1%,相应多耗煤1.2%~2.4%。若以燃用热值2000KJ/KG煤的410t/h高压锅炉为例,则每年多消耗近万吨动力煤,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很多锅炉排烟温度都超过设计值,约比设计值高20~50℃。目前常规设计基于一个理论设计,对这部分损失不会额外增加再利用的手段和设备改造。基于理论和实际的差别,而该部分排烟损失是实际存在的,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燃煤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如下:
1.受热面结渣、积灰。无论是炉膛的水冷壁结渣积灰,还是过热器、对流管束、省煤器和预热器积灰都会因烟气测的热阻增大,传热恶化使烟气的冷却效果变差。
2.过量空气系数大。正常情况下,随着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排烟温度升高,过量空气系数增加后,虽然烟气量增加,烟速提高,对流放热加强,但传热量增加的程度不及烟气量增加的多,可以理解为烟速提高后,烟气来不及把热量传给工质就离开了受热面。
3.漏风系数的增大。负压锅炉的炉膛和尾部竖井烟道漏风是不可避免的,并规定了某一受热面所允许的漏风系数,当漏风系数增加时,对排烟温度的影响与过热空气系数增加相类似,而且漏风处离炉膛越近,对排烟温度升高的影响就越大。
由于上述的原因,对燃煤电厂的运行不可避免,所以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排烟温度高对整个机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安全性较好,设置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的低压回热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燃煤电厂低压回热系统,通过对尾部烟气设置尾部换热器,合理优化燃煤电厂中的低压回热系统,安全性好且提高了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燃煤电厂低压回热系统,包括汽轮机、四号低压加热器、五号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凝结水泵、凝汽器、除氧器,所述汽轮机的转子在蒸汽驱动下高速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汽轮机、除氧器、四号低压加热器、五号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凝结水泵、凝汽器组成循环系统,所述汽轮机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凝汽器的蒸汽口,所述凝汽器的液体出口端通过给水管道连通到凝结水泵的进口端,所述凝结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给水管道连通到五号低压加热器的进口端,所述五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给水管道连通到四号低压加热器的进口端,所述四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给水管道连通到除氧器,所述除氧器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汽轮机,所述汽轮机通过蒸汽管道分别连通四号低压加热器、五号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所述四号低压加热器和五号低压加热器通过疏水管道连通,所述五号低压加热器和所述轴封加热器分别通过蒸汽管道连通到尾部换热器,所述尾部换热器设置于煤粉炉烟道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久盛国际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久盛国际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1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零排放的水浸式刮板捞渣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便捷式移动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