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1994.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立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40 | 分类号: | B60R2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和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固定连接于汽车的车身的外部,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有间隔地可拆卸连接于固定部件上。正极接线端子的输入端和负极接线端子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正极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和负极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均通过电线与汽车的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为控制器供电。当汽车的蓄电池出现故障不能给控制器供电时,可通过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连接外部电源为控制器供电,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仍然可以通过遥控钥匙开启车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具有在蓄电池出现故障时车门仍然可以打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和发展,汽车智能化程度逐渐提升,无机械钥匙开启车门的方式也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实现了遥控钥匙、手机应用程序、触摸屏等打开车门。但是实现这一无机械钥匙开启车门,必须保证蓄电池给车身控制模块处于供电无故障状态;否则车身控制器因为蓄电池无法供电,从而无法开启车门,然而保证汽车的车门在蓄电池出现故障的状态下仍然能打开是人们极其渴望的。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存在蓄电池出现故障时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汽车存在蓄电池出现故障时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在蓄电池出现故障时车门仍然可以打开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还包括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和固定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的外部,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和所述负极接线端子有间隔地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上;并且,
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的输入端和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和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均通过电线与所述汽车的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由于在车身的外部设置有正极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端子,且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均通过电线与汽车的控制器电连接,当汽车的蓄电池出现故障不能给控制器供电时,可通过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连接外部电源为控制器供电,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仍然可以通过遥控钥匙开启车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具有在蓄电池出现故障时车门仍然可以打开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身的牵引孔盖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部件设置于车身的牵引孔盖上,进而可使得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可固定于牵引孔盖所在的位置,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使用者更加方便地使用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为汽车进行充电,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另外,牵引孔盖可对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进行保护,进而可避免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在非使用状态下与外部接触,进一步提高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和所述第二卡持件有间隔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牵引孔盖上,所述第一卡持件用于对所述正极接线端子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卡持件用于对所述负极接线端子进行夹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持件和第二卡持件可将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隔开并固定,可进一步避免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接触而造成短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和所述负极接线端子均设置为环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均设置为环形结构,由于环形结构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更加方便与固定部件连接,因此,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更加方便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1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