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器件远程运输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29263.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昊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81/05;B65D81/26;B65D85/30;B65D85/86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赵枫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器件 远程 运输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远程运输保护结构,包括壳体、侧门、把手、侧板、导向杆、第一弹簧、连接杆、放置框、固定管、内槽、第二弹簧、放置板、固定箱、排气管、海绵块、夹板、过滤网、活性炭网、风机、进气管、限位框、第三弹簧、第一套管、缓冲弹簧、第二套管、活动板、限位槽和活动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挤压限位框内部的两个活动板,活动板一端通过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套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部套接的缓冲弹簧压缩,通过滑动活动板内部限位槽内部的活动块,活动块将第三弹簧压缩,然后将需要运输的电子元器件的两端均通过活动块和第三弹簧固定,从而方便不同大小的电子元器件的固定,提高对电子元器件运输过程中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保护结构,具体是一种电子元器件远程运输保护结构,属于电子元器件运输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大小不同,不方便固定,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电子元器件容易碰撞而损坏,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储存装置除灰效果不完善,使元器件受损,储存电子元器件不方便,通风效果不好,潮湿严重等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元器件远程运输保护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远程运输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子元器件远程运输保护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减振装置和透气防湿装置;
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开设在壳体内部的内槽,所述内槽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内槽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放置框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透气防湿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框内部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框的内部固定连接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连接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夹持有海绵块,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和活性炭网,且所述固定箱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均连通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端固定连接若干个限位框,且所述限位框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两个第一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套接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板,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内部套接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内部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动块的一端,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套接固定管,且所述固定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侧板,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放置框。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侧门,且所述侧门的一端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且所述风机靠近固定箱一侧进气管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昊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昊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29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配件的设计加工平台
- 下一篇:一种易于定位的光伏支架冲孔用可倾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