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控制臂的开口衬套的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8661.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6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相彬;曾华平;郑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徐笑笑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控制 开口 衬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臂的开口衬套的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衬套的压头,压头与外部驱动压头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还包括缩径机构以及用于对待装配控制臂固定限位的第一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位于缩径机构的下方,缩径机构包括缩径套和用于驱动缩径套纵向上下移的第二驱动机构,缩径套的中心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的缩径孔,压头包括压头本体和均匀间隔环绕设置在压头本体外周的定位爪,缩径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供定位爪上下移动的滑槽,滑槽的位置和数量与定位爪相对应,其优点是有效的让开口衬套由自由张开状态收缩为闭合状态,既实现了缩径又起到了保护外管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压装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的开口衬套的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性有很大影响,而控制臂作为悬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臂对汽车在行驶过程的车轮定位及受力传递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作用一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驱动力等;二是起支撑车身、控制车轮位置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保证汽车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驾驶的操控性及平顺性的作用。于是在设计控制臂与副车架连接处设有弹性衬套,目前汽车上使用的多是封闭式衬套,包括内管、外管和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橡胶主簧,外管为完整的圆形,这种衬套压装简单,安装方便。
但是随着用户对汽车舒适性要求日益增加,在汽车控制臂上安装有开口衬套,这种衬套包括内管和同轴设于内管外部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橡胶硫化连接,外管为两片式结构,包括左右两半结构,左右两半之间设置有开口,橡胶也为开口式对称结构。衬套在自由状态下的直径与衬套孔相差5-6mm,这样就对控制臂衬套压装增加了难度,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缩径后再压装入控制臂上的安装孔内。目前压传统的闭口衬套工装结构包括:压头、底座、滑动柱、限位柱、弹簧、支撑座等,压头通过螺栓连接在设备上,滑动柱设置于底座的芯部,与底座间隙配合,可上下滑动,弹簧设置于滑动柱的内部,可使滑动柱下压后迅速复位,底座及支撑座安装在底板上。虽然这种结构能直接将衬套压入控制臂的安装孔内,但无法实现衬套的缩径,因此该设备无法将开口衬套装入控制臂的安装孔内,故这种压装设备无法直接采用。
目前汽车零部件厂在压装双开口衬套时多采用径向使用2个哈夫块,利用油缸使两个哈弗块抱紧双开口衬套,然后再压入控制臂;这种压装方式缺陷有:1. 由于哈夫块在抱紧衬套的过程中会产生衬套的左右两半上下错位现象,这样就导致在下压衬套的过程中,外管端面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外管压裂压伤,双开口衬套压入控制臂内,很难从外观上识别出外管压裂压伤,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装车安全隐患;2. 需要增加液压油路装置,导致设备成本较高,且结构复杂、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缩径且压装合格率高的汽车控制臂的开口衬套的压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控制臂的开口衬套的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衬套的压头,所述的压头与外部驱动所述的压头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还包括缩径机构以及用于对待装配控制臂固定限位的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位于所述的缩径机构的下方,所述的缩径机构包括缩径套和用于驱动所述的缩径套纵向上下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缩径套的中心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台型的缩径孔,所述的压头包括压头本体和均匀间隔环绕设置在所述的压头本体外周的定位爪,所述的缩径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供所述的定位爪上下移动的滑槽,所述的滑槽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的定位爪相对应,装配时,将待装配控制臂放置在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缩径套下移压紧该待装配控制臂,将开口衬套放置在所述的缩径套的上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压头下移,使所述的定位爪夹紧该开口衬套并沿所述的缩径套压入该待装配控制臂的待安装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8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