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3176.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8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斯琪;彭科铭;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形状 记忆 合金 铆钉 自动 铆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包括工作台、铆钉库、铆接工作区、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铆钉库、铆接工作区、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分布于工作台上。铆钉库放置加工好的形状记忆合金铆钉。铆接工作区用于固定已打好孔的被连接板材。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可抓取放置铆钉库的形状记忆合金铆钉,并可通过其上的加热装置可对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钉头部分进行加热。用该装置实现形状记忆合金铆接包括以下步骤:抓取放置铆接‑铆钉加热‑降温。通过该装置进行形状记忆合金铆钉铆接,铆接过程中无需冲压力,适用于空间狭小的铆接环境,可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铆接是目前飞机制造中最常用的连接方式,连接牢靠,密封性好,抗剪切能力强,能连接同种和异种材料。铆接主要用于飞机蒙皮和骨架的连接,其特点是空间狭窄,需要较大的铆接力,且必须双向施力。传统的铆接技术是人工锤铆,铆接的质量依赖工人的技术经验。虽然铆接工具进一步发展,新的铆接技术应运而生。但目前,人工仍然在这一生产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人劳动环境差,工作强度高,同时传统的铆接方式由于铆接力不足,铆钉变形过程不易控制,造成铆接质量及效率达不到机身制造的要求。因此新的铆接技术及其质量分析的研究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手工铆接存在的问题,适应自动化生产的趋势,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由工作台、铆钉库、铆接工作区、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组成。采用该装置进行形状记忆合金铆接包括以下步骤:
1)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抓取钉头将形状记忆合金铆钉从铆钉库中取出,放入固定在铆接工作区的被连接板材的铆钉孔中;
2)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通过加热模块按设定温度对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钉头部分进行加热;
3)加热过程维持一段时间,形状记忆合金铆钉材料内部晶格发生改变,钉尾部分散开,与被铆接板材之间形成过盈连接;
4)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停止加热,保持室温一段时间后,铆接完成或重复取铆钉-加热- 降温过程实现下一次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铆接对比,铆接过程中无需冲压力,适用于空间狭小的铆接环境,可实现自动化、机械化,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示意图;
图2为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铆钉铆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铆钉库;11、形状记忆合金铆钉;2、铆接工作区;22、被连接板材;23、铆钉孔;3、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31、加热模块;4、工作台;112、变形后的形状记忆合金铆钉;221、被连接上板材;222被连接下板材;1121、变形后的形状记忆合金铆钉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自动铆接装置,由工作台、铆钉库、铆接工作区、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组成。采用该装置进行形状记忆合金铆钉铆接包括以下步骤:
1)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抓取钉头将形状记忆合金铆钉从铆钉库中取出,放入固定在铆接工作区的被连接板材的铆钉孔中;
2)六自由度可加热机器手通过加热模块按设定温度对形状记忆合金铆钉的钉头部分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3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