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9357.7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6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包括主体和保护机构,还包括双层防护机构,所述主体包括活塞杆、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扩张弹簧,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安装有双层防护机构,所述双层防护机构包括内保险杠,所述内保险杠的顶部安装有外保险杠,所述外保险杠与内保险杠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通过设计了双层的防护机构,便于在碰撞的增加可缓冲的区域以及驾驶员反应时间,且双层的防护机构的硬度以及防护性能明显优于单层的防护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防护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1820989096.2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属于缓冲器领域,是由保险杠和横梁构成,在横梁的前端固定了缓冲器的一端,缓冲器的另一端通过活塞杆连接了保险杠,保险杠的前端设有碰撞传感器,活塞杆上套有弹簧;腔体内置活塞块,活塞块连接活塞杆;在腔体的内壁上固定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连接气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弹簧与电磁铁实现第一层减震,设置气囊实现第二层减震,将硬性碰撞转化为软性碰撞,最大限度的吸收撞击力,对碰撞双方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是由于保险杠采用单层机构,相较于双层,刚性和耐撞度较差,且由于单层机构保险杠在碰撞无法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反应,无法将碰撞传感器的优点最大化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辆防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包括主体和保护机构,还包括双层防护机构,所述主体包括活塞杆、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扩张弹簧,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安装有双层防护机构,所述双层防护机构包括内保险杠,所述内保险杠的顶部安装有外保险杠,所述外保险杠与内保险杠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保险杠和内保险杠之间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连接处与内保险杠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末端均安装有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的侧壁与外保险杠的侧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之间的夹角为150~160度。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碰撞传感器、气囊以及横梁,所述外保险杠的外侧壁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处均安装有碰撞传感器,所述缓冲器的背部安装有气囊,所述缓冲器远离内保险杠的侧壁上与横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了双层的防护机构,便于在碰撞的增加可缓冲的区域以及驾驶员反应时间,且双层的防护机构的硬度以及防护性能明显优于单层的防护机构,且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双层防护机构之间的支撑机构,无论装置的红布或者时末端与物体发生碰撞时,均可向碰撞周边的点提供支撑,增加装置的耐碰撞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力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保险杠;2、内保险杠;3、缓冲弹簧;4、碰撞传感器;5、扩张弹簧;6、活塞杆;7、缓冲器;8、气囊;9、横梁;10、第一力臂;11、第二力臂;12、承托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9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